毒,毒,毒!一切傳染病,都是使我們身體中毒。中的或是毒菌產出來的毒,或是毒菌造成體內的毒,或是我們自身的細胞死亡之后而變成的毒,都是毒。{[(“‘《數也數不清》’”)]}傳染病,雖然復雜,但把它歸納起來,也可以成為一個公式:毒菌+身體=病。也可以成為一個戰爭的公式:毒菌打了敗仗,人體得勝了,病就好了;反之,毒菌打了勝仗,那人體就病了。毒菌用什么來打仗呢?它們的花樣可真多。這之間,最顯著的就是毒素①。有時候,細菌赤手空拳,只靠著毒素來逞強。現在,先談毒素。毒素的發現,是從1888年,巴斯德的兩個學生,路愛美和岳新,尋出了白喉桿菌的毒素開始的。1891年,有一位日本科學家,北里先生,在德國柯赫的研究室里,發現了破傷風桿菌的毒素。從此研究毒素的人,是漸漸多了。毒菌是首先打破人身的門戶,作為根據地,然后遣送它們的軍隊,節節進攻。有時竟不用一兵一卒,在那根據地上,連續放射它們的毒素。因此,病初起時,我們先感到一陣頭暈、喉痛,打了兩個噴嚏,咳了幾聲嗽,接著不是肚子痛,要吐要瀉,就是手足酸軟,這兒腫,那兒痛,全身發抖了,全身發燒了。抖是毒菌在血液里狂奔;燒是人身熱烈的抵抗。這就是疾病的癥狀。人身的各組織器官,因為生理上的結構不同,有的容易受毒菌的侵害,有的頑強抵抗,威武不能屈。肺就是一個弱者,所以有多種毒菌,都要向這里進攻。胃是一個強者,有那酸酸的消化液,毒菌會像落湯雞一般地浸死。然而它們的毒素卻厲害,未必全為胃酸所消除。皮膚也是強者,但一有傷口就危險了。何況還有蚊子、臭蟲、蒼蠅,常為毒菌所利用。雖然,毒菌的暴力也不是個個都一樣,它們就是從同一的門口打進去,而進攻的路線,也不一定相同。有腦膜炎球菌,有肺炎球菌,有溶血鏈球菌,這三隊毒菌的兵馬,都是從鼻孔進去,到了鼻咽會合,以后就分途了。有的到了頭蓋里面,成為腦膜炎。有的到了中耳,成為中耳炎。有的到了扁桃體,成為急性扁桃體炎。有的跑到肺部,成為肺炎。有的就在鼻孔里搗亂,成為鼻竇炎。皮膚上,有時也有三種病菌侵害:一名黃葡萄球菌,一名炭疽桿菌,還有一名就是那溶血的鏈球菌。但皮膚受了它們侵害的癥狀,卻也有不同。就說結核桿菌吧,它是遲鈍而又貪吃的一種毒菌,不論人身的哪一個部位,包括皮膚、肺以及骨頭,一給它吃上,就吃個不休,一經它吃過之后,就結成節結狀的核兒。這是它和別的毒菌不同的特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