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法》讀后感1500字
《活法》讀后感1500字
書中除了通過個人經歷傳輸個體奮斗心得,稻盛也十分提倡“以利他之心生活”。在他的書中,可以讀到一種真正謙虛和清凈之心。作為全球兩個500強企業的創始人,稻盛和夫仍然自我約束,個人享受保持在最低。并且時時在反省自己,“是否還有些許的私心”?他認為,能力和智慧,是用來利益社會的,自己小小的身軀,能享受多少呢?這種實踐,就是小我與大我既有分別又有完美的合一。稻盛主張在現實人生中,實踐佛陀教導的六度:布施、持戒、精進、忍辱、禪定、般若。保持純正的利他之心;抑制自己的貪婪、怨恨、傲慢等種種習氣;全心全意地應對任何事情,不讓一日空過;對任何的苦難,不屈服,不逃避;在紛紜浮躁的事務中錘煉風雨不動的佛心;在生命的種種努力中,體悟佛智。從他的實踐歷程可以看到,他是在努力如此要求自己。
導讀書中除了通過個人經歷傳輸個體奮斗心得,稻盛也十分提倡“以利他之心生活”。在他的書中,可以讀到一種真正謙虛和清凈之心。作為全球兩個500強企業的創始人,稻盛和夫仍然自我約束,個人享受保持在最低。并且時時在反省自己,“是否還有些許的私心”?他認為,能力和智慧,是用來利益社會的,自己小小的身軀,能享受多少呢?這種實踐,就是小我與大我既有分別又有完美的合一。稻盛主張在現實人生中,實踐佛陀教導的六度:布施、持戒、精進、忍辱、禪定、般若。保持純正的利他之心;抑制自己的貪婪、怨恨、傲慢等種種習氣;全心全意地應對任何事情,不讓一日空過;對任何的苦難,不屈服,不逃避;在紛紜浮躁的事務中錘煉風雨不動的佛心;在生命的種種努力中,體悟佛智。從他的實踐歷程可以看到,他是在努力如此要求自己。
![](https://img.51dongshi.com/20250107/wz/18419339852.jpg)
稻盛和夫先生開門見山地告訴我們:人生的意義就在于提升心性,磨練靈魂。什么叫提升心性,磨練靈魂呢,就是為了在死的時候,靈魂比生的時候更純潔一點。或者帶著更美好,更崇高的靈魂去迎接死亡,從出生到死亡的這個過程當中,改變最多的東西是我們的靈魂,當我們的靈魂能夠變得更純粹、更美好,我們人生的意義就已經實現。書中除了通過個人經歷傳輸個體奮斗心得,稻盛也十分提倡“以利他之心生活”。在他的書中,可以讀到一種真正謙虛和清凈之心。作為全球兩個500強企業的創始人,稻盛和夫仍然自我約束,個人享受保持在最低。并且時時在反省自己,“是否還有些許的私心”?他認為,能力和智慧,是用來利益社會的,自己小小的身軀,能享受多少呢?這種實踐,就是小我與大我既有分別又有完美的合一。稻盛主張在現實人生中,實踐佛陀教導的六度:布施、持戒、精進、忍辱、禪定、般若。保持純正的利他之心;抑制自己的貪婪、怨恨、傲慢等種種習氣;全心全意地應對任何事情,不讓一日空過;對任何的苦難,不屈服,不逃避;在紛紜浮躁的事務中錘煉風雨不動的佛心;在生命的種種努力中,體悟佛智。從他的實踐歷程可以看到,他是在努力如此要求自己。如果因為崇拜經營之圣的光環而去讀稻盛和夫的書,還不如把他作為一個在人生中實踐佛理的普通人的書去讀。每一個人,都是宇宙中的一個小分子而已。但是盡自己的心力發光發熱,在每一個當下升華自己的靈魂,每一個小分子,都能創造偉大的生命。一個所謂“成就大事”的人,只是日復一日地把細微之處做得精益求精、在每一刻每一處毫不放逸地自凈其意,而自然成就了博大的影響力。不僅是經營企業者或者其他所謂做“大事業”的人,任何希望在人生旅途中尋找到生命真諦和精神家園的人,都可以從稻盛的人生體悟中得到受益。作為獨一無二的個體,我們來到這個世上很是不易,要不枉來一世,需要我們活出自己的精彩,我的理解就是最大化實現自己的價值,最大化挖掘自己的潛力,更多地領略和感受這個世界,如果能為自己所處的時代記住,那當然是最最成功之人。作為社會人,我們有父母、親戚、朋友、同事,我們的喜怒哀樂、成功失敗影響著周圍的人,因此,能成為一個能帶給別人積極影響的人,比給社會、他人造成消極影響的人更有意義。作為一名企業員工,我們的工作業績給企業帶來更好發展,企業的發展會給所有員工帶來更多的福祉。每一個人都潛藏著偉大的力量,這一點毋庸置疑,能否把自身潛在的能力挖掘出來,是人與人活的精彩與否的差異所在。如何實現呢,我認為關鍵在于改變自我,改變自我首先在于改變自己的心態,建立一種積極、正確的心態一定會為你的人生之路助力許多。
《活法》讀后感1500字
書中除了通過個人經歷傳輸個體奮斗心得,稻盛也十分提倡“以利他之心生活”。在他的書中,可以讀到一種真正謙虛和清凈之心。作為全球兩個500強企業的創始人,稻盛和夫仍然自我約束,個人享受保持在最低。并且時時在反省自己,“是否還有些許的私心”?他認為,能力和智慧,是用來利益社會的,自己小小的身軀,能享受多少呢?這種實踐,就是小我與大我既有分別又有完美的合一。稻盛主張在現實人生中,實踐佛陀教導的六度:布施、持戒、精進、忍辱、禪定、般若。保持純正的利他之心;抑制自己的貪婪、怨恨、傲慢等種種習氣;全心全意地應對任何事情,不讓一日空過;對任何的苦難,不屈服,不逃避;在紛紜浮躁的事務中錘煉風雨不動的佛心;在生命的種種努力中,體悟佛智。從他的實踐歷程可以看到,他是在努力如此要求自己。
為你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