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震,這個名字往往與"文化人"的標簽緊密相連。在當今的文化界,像康震這樣才情出眾、學識淵博的人士已不多見。在他的人生經歷中,最讓他心懷感激的是他家族的耕讀文化,以及這種書香家風對他的深遠影響。
康震的爺爺,一個在陜北高原上不識字的農民,盡管生活條件艱苦,卻憑借堅韌的精神,培養出了七個兒女,他們通過讀書,各自在教育、教學、軍隊等領域取得了卓越成就。"我爺爺雖然沒有受過教育,但他對知識的渴望卻無比強烈。"在節目中,康震回憶道,他的爺爺曾在王家溝村放羊時,偷偷透過王世昌家的窗戶聽課,只為滿足自己對學習的熱愛,這種對求知的執著深深烙印在了他心中。
正是在這種濃厚的學習氛圍中,康震逐漸成長為了一個有深厚學識的人。他通過自己的努力,成功考入陜西師范大學,從而擺脫了綏德小縣城的限制,走向了更廣闊的舞臺。他的故事告訴我們,家庭的熏陶和自身的堅持是塑造一個文化人的關鍵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