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降低住房公積金繳存比例,繳存上限從20%降至12%,繳存基數上限從月平均工資的5倍降低到3倍。企業根據自身生產經營狀況在5%-12%自行確定合適的住房公積金繳存比例,有困難的企業,可以申請降低繳存比例至5%以下或者緩繳住房公積金。
公積金繳存上限調整后,在薪資不變的情況下,單位幫你繳納的公積金少了,員工的福利變少,公司的壓力減輕。這對于不少靠公積金來供樓的買房者來說是一個不小的打擊,尤其是月光族的八零后、九零后一族,平常就靠公積金來攢錢供樓,降低后將入不敷出,影響購房計劃:“一年就少差不多一萬元。月供8000來算,本來4000元可以抵一半的月供,現在卻只能抵不到1/3.”
當然,如果你的單位公積金繳納比例本來就在12%或以下,而你的單位最近又沒有變更的意向,降低住房公積金繳存比例并不會產生什么影響。
現在降低了公積金繳存比例,其實是變相減薪,國家補貼的錢就會少了,還能征稅,財政收入增長不少。政策將住房公積金繳存比例直接硬性砍到12%上限企業少交的錢是不會補給員工的,說白了就是割員工的肉給企業減負。體制外的公積金本來就不高,沒什么影響,體制內都是按20%上限交的,這是從體制內剝洋蔥的政策但是對公務員影響不太大,因為他們還有住房補貼,成為了那些準備用公積金還貸的攔路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