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有成竹是描寫人物神情的成語嗎
胸有成竹是描寫人物神情的成語嗎
【解釋】原指畫竹子要在心里有一幅竹子的形象。后比喻在做事之前已經(jīng)拿定主意。【出處】宋·蘇軾《文與可畫筼筜谷偃竹記》:“故畫竹,必先得成竹于胸中。”。【結(jié)構(gòu)】主謂式。【用法】用作褒義。形容人做事很有謀略。一般作謂語、定語、狀語。【辨形】竹;不能寫作“足”。【近義詞】成竹在胸、心中有數(shù)。【反義詞】心中無數(shù)、茫無頭緒。【辨析】~和“心中有數(shù)”。
導讀【解釋】原指畫竹子要在心里有一幅竹子的形象。后比喻在做事之前已經(jīng)拿定主意。【出處】宋·蘇軾《文與可畫筼筜谷偃竹記》:“故畫竹,必先得成竹于胸中。”。【結(jié)構(gòu)】主謂式。【用法】用作褒義。形容人做事很有謀略。一般作謂語、定語、狀語。【辨形】竹;不能寫作“足”。【近義詞】成竹在胸、心中有數(shù)。【反義詞】心中無數(shù)、茫無頭緒。【辨析】~和“心中有數(shù)”。
![](https://img.51dongshi.com/20250107/wz/18420639052.jpg)
xiōng yǒu chéng zhú【解釋】原指畫竹子要在心里有一幅竹子的形象。后比喻在做事之前已經(jīng)拿定主意。【出處】宋·蘇軾《文與可畫筼筜谷偃竹記》:“故畫竹,必先得成竹于胸中。”【結(jié)構(gòu)】主謂式。【用法】用作褒義。形容人做事很有謀略。一般作謂語、定語、狀語。【辨形】竹;不能寫作“足”。【近義詞】成竹在胸、心中有數(shù)【反義詞】心中無數(shù)、茫無頭緒【辨析】~和“心中有數(shù)”;
胸有成竹是描寫人物神情的成語嗎
【解釋】原指畫竹子要在心里有一幅竹子的形象。后比喻在做事之前已經(jīng)拿定主意。【出處】宋·蘇軾《文與可畫筼筜谷偃竹記》:“故畫竹,必先得成竹于胸中。”。【結(jié)構(gòu)】主謂式。【用法】用作褒義。形容人做事很有謀略。一般作謂語、定語、狀語。【辨形】竹;不能寫作“足”。【近義詞】成竹在胸、心中有數(shù)。【反義詞】心中無數(shù)、茫無頭緒。【辨析】~和“心中有數(shù)”。
為你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