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節假日制度
中國節假日制度
人們在平日忙于生計,節日的設計固然是讓大家休息、享受的,但是節日畢竟是一種公共文化,主要是用來傳遞文化價值,為人們建立、維護一定的社會關系提供機會的。僅從“四大節”來看,社會營造喜慶的氣氛讓大家相聚,互相用儀式、禮節培植人與人的正面關系,無論是衣食住行,還是吃喝玩樂,都強調通過贈送、回報、分享、共享來達到對于固有關系的刷新和發展{13}。中國作為一個文明社會,其文明的標志直接體現在節日習俗之中。
導讀人們在平日忙于生計,節日的設計固然是讓大家休息、享受的,但是節日畢竟是一種公共文化,主要是用來傳遞文化價值,為人們建立、維護一定的社會關系提供機會的。僅從“四大節”來看,社會營造喜慶的氣氛讓大家相聚,互相用儀式、禮節培植人與人的正面關系,無論是衣食住行,還是吃喝玩樂,都強調通過贈送、回報、分享、共享來達到對于固有關系的刷新和發展{13}。中國作為一個文明社會,其文明的標志直接體現在節日習俗之中。
![](https://img.51dongshi.com/20250107/wz/18420292452.jpg)
中國人適應自然,并且能夠上升到欣賞自然的高度。人們在節日活動中親近自然,清明踏青,端午臨水,中秋賞月,除夕守歲,感受生長的美、運動的美、圓滿的美。這種對自然的審美轉化為社會和人倫的觀念,成為以和氣、團圓為價值的社會觀?! ∪藗冊谄饺彰τ谏嫞澣盏脑O計固然是讓大家休息、享受的,但是節日畢竟是一種公共文化,主要是用來傳遞文化價值,為人們建立、維護一定的社會關系提供機會的。僅從“四大節”來看,社會營造喜慶的氣氛讓大家相聚,互相用儀式、禮節培植人與人的正面關系,無論是衣食住行,還是吃喝玩樂,都強調通過贈送、回報、分享、共享來達到對于固有關系的刷新和發展{13}。中國作為一個文明社會,其文明的標志直接體現在節日習俗之中?! ∩幌⒌奈拿骷纫袣v史關懷,也要有對未來的展望。節日的文化設計讓大眾在特殊的日子里能夠具體做點什么,同時又讓這些活動與人們短期的生活目標、長期的希望、人生的理想聯系在一起。中國人沒有單一而普遍的宗教信仰,大家是在節日中通過尊敬老人、紀念先人和禮拜神靈的儀式表達對歷史的尊重和傳承傳統的承諾,通過祈福、祝福晚輩來表達對未來的希望和關愛。中華文明的人性之美、中國作為一個共同體能夠存續,都依托于自己的節日習俗所保藏的契機?! ∵@里有一些可能會被稱為“迷信”的東西,但是,人們無意于“搞迷信”,很多時候是通過具體一點的“迷信”方式表達比較抽象的思想關懷。另一方面,我們要在觀念上區分信仰、俗信和迷信。信仰、俗信是共同體價值共享的心理基礎。造成惡劣后果的信仰才可以被歸入“迷信”。如果把節日活動中的信仰和俗信都視為“迷信”,我們的社會就沒有了互信和認同的共同約定。隨著社會的發展和人民群眾文化水平的提高,加上政府和知識分子的幫助,信仰和俗信作為“迷信”出現的可能性應該是不斷在降低。沒有信仰、俗信(其中一些被標為“迷信”)的社會,還從來沒有在人類歷史上出現過?! 鹘y節日所包含的文化價值仍然是廣大人民今天所認同、所追求的,是我們實現國家目標可以借助的巨大文化資源。更為根本的是,對于廣大人民群體熱衷的傳統,一個現代的政府沒有道理不給予制度上的地位。 四、對現有節假日體系的改進意見 本項研究通過對中國節日的歷史演變的梳理,通過對中國近代以來的節日體系設置的檢討,在參照世界一些國家的節假日制度的基礎上,建議對中國現有的節假日制度進行如下改進: (一)、國家公布全國性的節日和紀念日,既表示對革命歷史的承續,也表示對中華民族悠久傳統的尊重?! 〖o念日包括現有的婦女節、國際勞動節、五四青年節、兒童節、黨的生日、建軍節、教師節、國慶節,還可以納入辛亥革命紀念日、抗日戰爭紀念日、科技進步紀念日、孔子誕辰紀念日等,尤其要有先烈紀念日,緬懷所有為了中國的國家利益而獻身的先人。其中,教師節和孔子誕辰紀念日可以考慮合并,就像以前曾經設計過的那樣。
中國節假日制度
人們在平日忙于生計,節日的設計固然是讓大家休息、享受的,但是節日畢竟是一種公共文化,主要是用來傳遞文化價值,為人們建立、維護一定的社會關系提供機會的。僅從“四大節”來看,社會營造喜慶的氣氛讓大家相聚,互相用儀式、禮節培植人與人的正面關系,無論是衣食住行,還是吃喝玩樂,都強調通過贈送、回報、分享、共享來達到對于固有關系的刷新和發展{13}。中國作為一個文明社會,其文明的標志直接體現在節日習俗之中。
為你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