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51dongshi.com/20250107/wz/18420042252.jpg)
薔薇科懸鉤子屬(Rubus)落葉半灌木。全世界有450種以上,主要分布在北半球的寒帶和溫帶。中國約有210種,南北各地野生。 人工栽培樹莓最早始于歐洲。主產國有蘇聯、波蘭、美國、加拿大等。中國僅東北地區栽培。聚合果柔軟多汁,色澤鮮艷,味酸甜而富芳香。適于鮮食,而大量產品主要用于加工制作果醬、果酒、蜜餞和果汁等。枝條常密生皮刺或刺毛,葉互生,羽狀復葉,3~5小葉。兩性花,多數雌蕊著生在突起的花托上,發育成為聚合核果。果色紅、黃、黑、紫不一。栽培種主要有4大類:樹莓、黑莓、露莓和樂甘莓。 中國東北栽培的歐洲樹莓(R.idaeus)又名覆盆子,果實結合成覆盆狀,成熟時易與花托分離。露莓是美國新馴化的栽培種,適宜在南方栽培。黑莓和樂甘莓的分布地區界于上述兩者之間,其中樂甘莓是樹莓與黑莓的雜交種。三者的果實成熟后與肉質的花托均不易分離,收獲時連同花托、花萼一齊采下。 樹莓易生萌蘗,多用分株法繁殖;根插也易成苗。有些種類枝常下垂,梢尖觸地容易生根,可用頂端壓條繁殖。枝條壽命僅 2年,每年從莖基部的根狀莖抽生新枝,或由根的不定芽發生萌蘗枝。當年可形成花芽,第2年開花結果。栽培上常把采果后的二年生枝盡早剪去,以改善新枝生長的光照和營養條件。枝條長而軟,常需設支架和整形。根系較淺,要求疏松土壤和較好的肥水管理。 桑樹每年農歷3-4月開花,5-6月結果,成熟的果實有暗紅色,紫黑色,白色等幾種。果實成熟不耐儲存。 桑葚又名桑果,又稱桑棗、桑實、桑子等,為多年生木本植物桑的成熟果穗。我國傳統醫學認為桑椹味酸,性微寒,具有提高人體免疫力、補血滋陰、生津止渴、潤腸燥等功效,主治陰血不足而致的頭暈目眩、耳鳴心悸、煩躁失眠、腰膝酸軟、須發早白、消渴口干、大便干結、滋陰補血、明目安神、利關節、去風濕、解酒等功效,在《中國大藥典》、《本草拾遺》、《滇南本草》、《唐本草》等醫學典籍中均記載有桑果的防病保健功能。現代研究證實,桑椹果實中含有豐富的葡萄糖、蔗糖、胡蘿卜素、維生素、蘋果酸、酒石酸,磷質等豐富的營養成份,并含有豐富的活性蛋白,常吃能顯著提高人體免疫力,具有延緩衰老、駐容養顏之功效。 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可增強免疫器官的重量; 2、能增強非特異免疫功能; 3、對體液免疫有增加作用; 4、對T細胞介導的免疫功能有顯著的促進作用; 5、對細胞突變具有預防作用; 6、具有抗乙型肝炎病毒的作用和抗AIDS的作用。 防病治病 桑椹,味甘、性寒,具有生津止渴、滋陰補血、補肝益腎、固精安胎、烏須黑發、聰耳明目、延緩衰老、安神養心、潤腸通便、健步履、息虛風、清虛火、利關節、去風濕、解酒等功效。醫藥上常用于醫治療糖尿病、肝腎陰虛陽亢之頭暈目眩、失眠耳鳴、津液不足、風濕、便秘、身體虛弱、須發早白、神經衰弱等證狀。此外,現代醫學已經開始研究并重點關注桑椹的六種防病保健功能,包括防癌抗誘變、增強免疫力、保腎護肝、駐顏抗衰老、促進造血細胞生長、降低血糖血脂。特別是桑果中含有一種叫「白黎蘆醇」(RES)的物質,能刺激人體內某些基因抑制癌細胞生長,并能阻止血液細胞中栓塞的形成。另外,桑椹還可以阻止致癌物質引起的細胞突變。 延緩衰老 桑椹具有多種活性成分,具有調整機體免疫功能,促進造血細胞生長、降糖、降脂、降血壓、護肝、抗AIDS作用,在臨床上應用很廣,尤其是對中老年病和延緩衰老有重要意義。有關桑椹果汁延緩衰老的實驗表明,機體衰老與氧自由基引發的脂質過氧化作用密切相關。桑果汁能有效清除自由基,抗脂質過氧化,這可能與桑果汁含有豐富的天然抗氧化成分VC、β-胡蘿卜素、硒、黃酮等有關。桑果汁可通過改善免疫機能而起到抗氧化、延緩衰老及潤膚美容的功效。 桑葚性寒。適量吃是不會上火的。建議每次吃20到30顆最好。 桑椹味甘酸、性寒,具有補肝益腎、生津潤腸、烏發明目、止渴解毒、養顏等功效, 適用于陰血不足、頭暈目眩、盜汗及津傷口渴、消渴、腸燥便秘等癥。 因此,腸胃不好,有便泄的人不適合吃桑葚,此外,兒童不要大量吃。 桑葚的營養價值: 1.桑椹中的脂肪酸具有分解脂肪、降低血脂,防止血管硬化等作用; 2.桑椹含有烏發素,能使頭發變的黑而亮澤; 3.桑椹有改善皮膚(包括頭皮)血液供應,營養肌膚,使皮膚白嫩及烏發等作用,并能延緩衰老; 4.桑椹具有免疫促進作用,可以防癌抗癌; 5.桑椹主入肝腎,善滋陰養血、生津潤燥,適于肝腎陰血不足及津虧消渴,腸燥等癥; 6.常食桑椹可以明目,緩解眼睛疲勞干澀的癥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