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升初數學必考題型如下:
1、20以內進位加法:看大數,分小數,湊整十,加零頭。(掌握“湊十法”,提倡“遞推法”。)
2、20以內退位減法:20以內退位減,口算方法和簡單。十位退一,個加補,又準又快寫得數。
3、加法意義,豎式計算:兩數合并用加法,加的結果叫做和。數位對其從右起,逢十進一別忘記。
4、兩位數乘法:兩位數乘法并不難,計算過程有三點:乘數個位要先算,再用十位乘一遍,乘積末位是關鍵,要和十位來對端;兩次乘積相加完,層層計算記心間。
5、兩位數除法:除數兩位看兩位,兩位不夠除三位。除到那位商那位,余數要比除數小,然后再除下一位,試商方法要靈活,掌握“四舍五入”法,還有“同商比較法”,了解“折半定商法”,不足除數商九、八。(包括:同頭、高位少1)
6、減法的意義豎式計算:從大去小用減法,減的結果叫做差。數位對齊從右起,不夠減時前位拿。
7、混合運算:拿到式題認真看,先算乘除后加堿。遇到括號要先算,運用規律要改變。一些數據要記牢,技能技巧掌握好。
8、小數加減法:小數加減計算題,以點對準好對齊。算法如同算整數,算畢把點往下移。
9、和差問題已知兩數的和與差,求這兩個數:和加上差,越加越大;除以2,便是大的;和減去差,越減越小;除以2,便是小的。
10、差比問題(差倍問題):我的比你多,倍數是因果。分子實際差,分母倍數差。商是一倍的,乘以各自的倍數,兩數便可求。
小學數學
小學數學是通過教材,教小朋友們關于數的認識,四則運算,圖形和長度的計算公式,單位轉換一系列的知識,為初中和日常生活的計算打下良好的數學基礎。荷蘭教育家弗賴登諾爾認為:“數學來源于現實,也必須扎根于現實,并且應用于現實。”
的確,現代數學要求我們用數學的眼光來觀察世界,用數學的語言來闡述世界。從小學生數學學習心理來看,學生的學習過程不是被動的吸收過程,而是一個以已有知識和經驗為基礎的重新建構的過程。
因此,做中學,玩中學,將抽象的數學關系轉化為學生生活中熟悉的事例,將使兒童學得更主動。從我們的教育目標來看,我們在傳授知識的同時,更應注重培養學生的觀察、分析和應用等綜合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