溶度積(Ksp)和溶解度(S)都可用來衡量某難溶物質的溶解能力,它們之間可以互相換算。
一般同類型的難溶電解質,如AgCl,AgBr,溶度積KSP越小,溶解度就越小;不同類型的,如AgCl,Ag2S,則要計算出離子濃度,然后轉化為質量計算出溶解度。
難溶電解質盡管難溶,但還是有一部分陰陽離子進入溶液,同時進入溶液的陰陽離子又會在固體表面沉積下來。當這兩個過程的速率相等時,難溶電解質的溶解就達到平衡狀態,固體的量不再減少。這樣的平衡狀態叫溶解平衡,其平衡常數叫溶度積常數,簡稱溶度積。
固體溶解度
固體物質的能容溶解度是指在一定的溫度下,某物質在100克溶劑里達到飽和狀態時所溶解的質量,用字母s表示,其單位是“g/100g水”。在未注明的情況下,通常溶解度指的是物質在水里的溶解度。例如:在20℃時,100g水里最多能溶36g氯化鈉(這時溶液達到飽和狀態),在20℃時,氯化鈉在水里的溶解度是36g。
以上內容參考:百度百科-溶解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