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白石是怎樣成名的
齊白石是怎樣成名的
據齊璜(白石)口述、張次溪筆錄的《白石老人自傳》(人民美術出版社1962年10月)和張次溪著《齊白石的一生》(人民美術出版社1989年8月)林浩基著《彩色的生命:藝術大師齊白石傳》(中國青年出版社1987年9月)以及胡佩衡等著《齊白石畫法與欣賞》(人民美術出版社1959年)幾部書,對陳師曾提攜齊白石都有明確的記載。1917年,當齊白石第二次到北京避匪患,在琉璃廠南紙店賣畫、印時,就受到陳師曾的賞識。陳師曾的循跡造訪,使兩人成為莫逆之交。在陳師曾的勸告下,品格不錯但畫法太似太拘謹的齊白石準備“衰年變法”。齊白石自稱,“余作畫數十年,未稱己意,從此決定大變”,“師曾勸我自出新意,變通畫法,我聽了他話,自創紅花墨葉的一派”(《自傳》)。
導讀據齊璜(白石)口述、張次溪筆錄的《白石老人自傳》(人民美術出版社1962年10月)和張次溪著《齊白石的一生》(人民美術出版社1989年8月)林浩基著《彩色的生命:藝術大師齊白石傳》(中國青年出版社1987年9月)以及胡佩衡等著《齊白石畫法與欣賞》(人民美術出版社1959年)幾部書,對陳師曾提攜齊白石都有明確的記載。1917年,當齊白石第二次到北京避匪患,在琉璃廠南紙店賣畫、印時,就受到陳師曾的賞識。陳師曾的循跡造訪,使兩人成為莫逆之交。在陳師曾的勸告下,品格不錯但畫法太似太拘謹的齊白石準備“衰年變法”。齊白石自稱,“余作畫數十年,未稱己意,從此決定大變”,“師曾勸我自出新意,變通畫法,我聽了他話,自創紅花墨葉的一派”(《自傳》)。
齊白石是怎樣成名的?提攜他的人是誰?可能很多人會不約而同地說,是徐悲鴻。但事實上,齊白石此前早就成了名,而且提攜他的正是陳師曾。據齊璜(白石)口述、張次溪筆錄的《白石老人自傳》(人民美術出版社1962年10月)和張次溪著《齊白石的一生》(人民美術出版社1989年8月)林浩基著《彩色的生命:藝術大師齊白石傳》(中國青年出版社1987年9月)以及胡佩衡等著《齊白石畫法與欣賞》(人民美術出版社1959年)幾部書,對陳師曾提攜齊白石都有明確的記載。1917年,當齊白石第二次到北京避匪患,在琉璃廠南紙店賣畫、印時,就受到陳師曾的賞識。陳師曾的循跡造訪,使兩人成為莫逆之交。在陳師曾的勸告下,品格不錯但畫法太似太拘謹的齊白石準備“衰年變法”。齊白石自稱,“余作畫數十年,未稱己意,從此決定大變”,“師曾勸我自出新意,變通畫法,我聽了他話,自創紅花墨葉的一派”(《自傳》)。齊白石真正變法是從1917年底回湖南,而1919年初再返北京后開始的。變法的確是受陳師曾的啟發而進行,也時時受到陳師曾的幫助。胡佩衡這位北京大學畫法研究會的導師、齊的朋友就說過,陳師曾曾對他講,齊白石“思想新奇,不是一般畫家能畫得出來的……我們應該特別幫助這位鄉下老農,為他的繪畫宣傳”。經過三年的變法,到1922年,陳師曾攜齊白石畫在日本東京參加中日聯合繪畫展覽會,齊名聲大震于東瀛,畫價亦爆增。對此,齊在自傳中不無欣慰地寫道:“二尺長的紙,賣到二百五十銀幣……還聽說法國人在東京,選了師曾和我兩人的畫,加入巴黎藝術展覽會……我做了一首詩,作為紀念:‘曾點胭脂作杏花,百金尺紙眾爭夸;平生羞殺傳名姓,海國都知老畫家。’……從此以后,我賣畫生涯,一天比一天興盛起來。這都是師曾提拔我的一番厚意。”陳師曾在當時繪畫界新思潮洶涌澎湃時仍堅定地擁護傳統,曾著《文人畫的價值》一書,此文極有意義。然而也就是這位貌似古板的陳夫子對白石翁進行多次鼓勵和指引,在這種精神支持下,齊白石毅然以十年工夫進行衰年變法,從此他的大寫意花鳥方始元氣淋漓,呈現出為世人所熟知的面貌。
齊白石是怎樣成名的
據齊璜(白石)口述、張次溪筆錄的《白石老人自傳》(人民美術出版社1962年10月)和張次溪著《齊白石的一生》(人民美術出版社1989年8月)林浩基著《彩色的生命:藝術大師齊白石傳》(中國青年出版社1987年9月)以及胡佩衡等著《齊白石畫法與欣賞》(人民美術出版社1959年)幾部書,對陳師曾提攜齊白石都有明確的記載。1917年,當齊白石第二次到北京避匪患,在琉璃廠南紙店賣畫、印時,就受到陳師曾的賞識。陳師曾的循跡造訪,使兩人成為莫逆之交。在陳師曾的勸告下,品格不錯但畫法太似太拘謹的齊白石準備“衰年變法”。齊白石自稱,“余作畫數十年,未稱己意,從此決定大變”,“師曾勸我自出新意,變通畫法,我聽了他話,自創紅花墨葉的一派”(《自傳》)。
為你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