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蓉是金庸著墨最多的人物。
單單一場與郭靖相認的換裝,老先生就恨不得用去所有緋麗:
“只見船尾一個女子持漿蕩舟,長發披肩,全身白衣,頭發上束了條金帶,白雪一映,更是燦然生光。郭靖見這少女一身裝束猶如仙女一般,不禁看的呆了。那船慢慢蕩近,只見這女子方當韶齡,不過十五六歲年紀,肌膚勝雪、嬌美無匹;容色絕麗,不可逼視。”
《射雕英雄傳》中,黃蓉集萬寵愛:洪七公最愛她的鬼機靈,歐陽鋒幾度想擄她做兒媳,老頑童對她言聽計從。
那時候,黃蓉還是集天地靈氣于一身的明媚少女,與郭靖青梅竹馬、行俠仗義,他們逢山開路、習得武功,帶著擁躉者的祝福,開啟新生活。
像所有電視劇一樣,黃蓉和郭靖在定下終身后便鮮少出場。
時隔十多年,兩個人再次出現,是在楊過的故事里。
相逢的戒備,源于與故人的一場“遭遇”
那是楊過和黃蓉的第一次相見。
楊過看著眼角尚殘存靈氣的郭伯母,無論如何都親近不起來:黃蓉看到自己,眼神中不是對孩子的疼惜,而是淡淡的疏離和防備——這也不能怪黃蓉,畢竟楊過與楊康不僅神情肖像,連油嘴滑舌、討巧賣乖的個性與他爹一般無二。楊過的每一個舉動,都堪堪把黃蓉拉回十幾年前,使她回想起楊康如何對不起穆姐姐,而自己正是眼前這個少年的殺父仇人。
遺腹子、生母早逝,尷尬辛酸的童年經歷被楊過埋了起來,他試圖用狡猾過活,卻總是被人欺負,食不果腹、鶉衣百結、孤獨無依。心思從來單純的郭靖感慨蒼天開眼,自己遇到了故人之子,滿心澎湃地想把楊過帶回家、收為義子——他沒有黃蓉的玲瓏心,只想著讓義弟的兒子免受風雨。
回程,他甚至熱絡地向妻子提出要將大女兒郭芙嫁給對方,延續兩家緣分。
深知丈夫脾性的黃蓉沒有阻止,只是柔聲說道:“他們兩個還小,未來如果真的發展到那,再說也來得及。”
為了丈夫,黃蓉勉強壓抑自己內心的不安,為楊過解毒,并自告奮勇地負起教引楊過的責任。可是,她的教育帶有防備,她不教武功的一招一式,而是讓楊過讀“德行”、“經卷”。私心里,一方面她不希望給仇人之子任何武功傍身;另一方面,又期望萬一過往瞞不住,她已經把過兒教育成了明大義懂大德的儒雅書生。
后來,她倏然發現楊過曾練過歐陽鋒的蛤蟆功,開始勸說靖哥哥:“也許桃花島真的不適合他,這樣對他沒有好處,不如送他去全真教,兩全其美。”
楊過其實無過,只不過他爹的惡行在黃蓉心中種下無可撼動的偏見,所以他被“遺棄”在全真教,被各種“臭道士”奚落欺辱。
最后他知道,原來殺父之人恰是郭氏夫婦。
黃蓉在歲月中,從珍珠成了“魚眼珠”
如果不是黃蓉,楊過會少受多少罪?
她提議把楊過送去全真教,讓楊過感受了比原本流浪時更甚的奚落。
她在小龍女和楊過定情之時輕輕巧巧地“挑事兒”:“如果你嫁給過兒,全世界都會看不起他。”眼見小龍女說不會在意別人的看法,她再補一句:“過兒這孩子,如果厭倦了和你在一起,總會去外面的世界”。
小龍女一咂摸,一回想,干脆不辭而別。
她在郭芙砍了過兒的胳膊后,奮力地攔住郭靖的劍。郭芙的張狂、嘲諷、不知深淺,全是她慣出來的。
黃蓉以前不是這樣的。
她在為人婦、為人母之前,比楊過更加張狂、更加無所畏懼。
她明知道郭靖有婚約在身,卻不舍得放棄這份“兩情相悅”;她才不管自己的爹或者郭靖的師傅們是不是反對;她曾一度放言情愛自由,無關他人。
那時的黃蓉,初出茅廬,恣意俏皮的“小妖女”,無畏人言,無懼世俗。
就連她以為自己快死了而留給靖哥哥的話都帶了幾分嬌嗔和可愛:“我死以后,準你娶華箏,不準你娶別的女人。華箏是真心對你,你若娶了別的女人,我怕她會騙你。我準你為我立一個墳,但不準你帶著華箏來拜我,因為我始終還是個小氣鬼。”
可惜經年歲月,成為了郭夫人,她有了更多軟肋和牽掛,她要輔佐依然熱血得像小年輕兒的丈夫;成為了丐幫幫主,她擁有了江湖地位,她只能行嚴謹、坐端莊,以為人表,支持主流價值觀。
深似海的江湖留給黃蓉的,是把曾有的“自我”封藏,取而代之的是種種無奈的妥協、退讓。
人到中年,她成了那顆失去光澤的魚眼珠,為世俗所囿,為家人盤算。
被嘲護短的背后,照亮每個中年婦女心中的悲涼
黃蓉的所作所為,主要有兩處被無限詬病:
·英雄大會后,郭靖不由對楊過的成長撫掌大笑。看到這一幕,黃蓉似乎不再抵觸“楊過成為女婿”這件事。
·明知郭芙有錯,黃蓉著急忙慌地把女兒送到別的地方,另一面絞盡腦汁地想如何讓過兒不追求,讓丈夫消氣原諒。
她太過自私,自私地把我們的男主一生都連累。
可黃蓉在《神雕俠侶》中,不過是個卸下了主角光環的普通人。
所有讓金庸迷所感到不齒的細節,其實都有邏輯,而這個邏輯是:“我是一個妻子,是一個母親。”
女人一旦進入婚姻,就很難活成一個個體。
她嫁給了丈夫,擁有了兒女。
滿心滿眼,中年女人把家人放在前面,把自己放在后面。
她的步伐會因為背負了家人的需求而越來越重。
那點可憐的靈氣,現在不過是珍珠的光芒,只好看,不實用,不能護家人周全,不能把人生安置妥當。
這是與生俱來的本能,是女人的第一反應,根本無關“政治正確”,母親之心的偉大是面向兒女的,她的自私,也面向兒女。
郭芙的夫婿人選,是黃蓉心頭一等一要緊事,彼時楊過是良人,那我便愿意做那“嫌貧愛富”的丈母娘。
郭芙闖大禍,她第一反應不是還楊過公道,而是求女兒“完好”——把兒女放在第一位,雖違背俠義之道,卻是母親的不二選擇。
面對過艱難抉擇,才是真實人生。
只有從這些小細節里,我們才能窺到金庸深諳人心大道:江湖不是空中樓閣,不止打打殺殺,不止兒女情長,還有親情遮目,還有人性需求,還有,那不得不護短后內心的悲涼。
哪有什么互相成就,不過是黃蓉的退讓
郭靖一生重情重義,從不考慮旁的。家長里短不管、兒女成家不管,他的心里只有大義,只有襄陽。
這樣一個在道德層面近乎潔凈的中年人,絕大部分是妻子黃蓉成全的。
在兩人未成親之前,黃蓉就絞盡腦汁地為靖哥哥尋找最好的武功師傅;兩人相愛后,每每郭靖被“江南七怪”拉著離開黃蓉,黃蓉總是做那個機靈卻又明大義的姑娘。
成親之后的那些事,就不再贅述了。
相識一輩子,郭靖至死都是一個至情至性的耿直Boy,還沒被人算計死,無非是因為黃蓉早早地為靖哥哥放下了天真,時時懸心替他觀察著周遭,日日焦心他的處境。
金庸故事里,最不缺的是俠侶。
楊過與小龍女,張無忌與趙敏,令狐沖與任盈盈。
但寫了婚后生活的,唯獨郭靖黃蓉這一對。
沒有什么“我們會像童話故事里,幸福和快樂是結局”。
實際是“我把一顆心一分為二,一半給丈夫,一半給子女,溫暖給他們,風雪給自己。”
在神雕大結局時,黃蓉似乎回到了舊時光,在父親和老頑童面前,恢復了曾經的嬌憨靈動,可人到中年,再如何也不復曾經模樣。
她成為郭夫人太久了,久到她慢慢不記得,那個只叫做黃蓉的小姑娘,到底長什么樣。
結語
女性進入婚姻,身份就沒怎么變過。
既然成為妻子,她就一定會擔憂丈夫的一切,事無巨細地打點;
既然成為母親,她就下意識地會惦念孩子讀書、工作、婚戀。
哪怕不在江湖、在社會了;哪怕刀劍如夢成了職場千面。
中年的黃蓉確實不可愛,她把在《射雕》里攢的那點好印象全敗光了。
可這就是人生啊,不論你愿意與否,總要放下輕盈與可愛。
電視劇中有個細節:霍都在搶奪武林盟主之位時,黃蓉毫無保留地把打狗棒口訣傳給對方——她大可以丟下楊過,帶著女兒和大小武離開,她說:“既然他在危難時前來相助,我就不能棄他而去,要走你們走(指郭芙)。”
她依然正義,只是正義得略有條件。大是大非前,她依然不世俗。
身份的變化,讓黃蓉無法始終活在少女感中。那些護短、狡黠與世故,都是不自覺跟著時間流進她心里的。
年少只覺龍女美,中年方知黃蓉難。
這份“難”,也只有同樣在婚姻生活里的人,才有體會。
那略沉重的悲哀里,雖然藏著對社會妥協的無奈,也藏著對婚姻的成全。
也不失為一種美好吧。
人到中年,多了一份坦然心態。
這是在生活里練就的、“十步殺一物,神佛不擋路”的勇往直前。
但愿這份苦澀,有郭靖們能懂,并且分甘同味,一路并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