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微絨毛。上皮細胞游離面伸出的微細指狀突起,只能在電鏡下見到,有些上皮細胞的微絨毛較少,長短不等,排列也不整齊;有些上皮細胞的微絨毛則多而長,且排列整齊。光學顯微鏡下見到的,小腸柱狀上皮細胞表面呈縱紋狀的紋狀緣和腎近曲小管上皮細胞表面的刷毛緣,在電子顯微鏡下可見都由密集而排列整齊的微絨毛組成。微絨毛一般長0.5~1.5微米,直徑80~90納米。微絨毛的表面常附有一層較厚的細胞衣。微絨毛的中軸含有許多縱行的微絲,它自微絨毛頂部向下延伸,與細胞頂部的終末網的微絲相連。終末網由與細胞游離面平行的微絲組成,其微絲常附著于細胞的中間連接。微絨毛和終末網的微絲的化學成分,分別為肌動蛋白和肌球蛋白,微絨毛的運動與微絲的相互作用有關;微絲的收縮可使微絨毛伸長或縮短。微絨毛的功能主要是擴大細胞的表面積,并參與細胞的吸收或分泌功能。例如小腸每個上皮細胞的游離面有2000~3000個微絨毛,每平方毫米小腸上皮,則可有2億多個微絨毛,這樣就大大擴大了小腸上皮表面的吸收面積。2.纖毛。是上皮細胞游離面伸出的能動的毛狀突起。1個上皮細胞可有數百根纖毛。每根纖毛長5~10微米。電鏡下觀察,醫學|教育網纖毛的表面有1層約7納米厚的薄膜,是細胞膜的延伸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