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來了,風兒輕輕地吹過,楊柳抽出了一條條柔枝,小草也變成了好看的青綠色,這正是唐朝詩人高鼎在《村居》一詩中描寫的景象:“草長鶯飛二月天,拂堤楊柳醉春煙。兒童散學歸來早,忙趁東風放紙鳶。”是啊,又到放風箏的時候了。星期天,爸爸媽媽帶我到了洛浦公園。一抬頭,發現好多風箏在天上飛,有飛機型,蝴蝶型,福娃型……各種各樣的風箏就像一只只快樂的小鳥在空中飛翔,五顏六色,非常好看。我迫不及待地拿出風箏,把線系好,把風箏交給爸爸。這時來了一股風,我喊道:“來風了!!快點放!”爸爸手一松,我牽著線跑,風箏就飛起來了。爸爸對我說:“放線!放線!”我不停地放著線,風箏就越飛越高,在天空中變得越來越小,成為了漫天風箏中的一員。過了一會兒,爸爸說:“我們來試試給風箏送封信吧。”我頓時來了興趣,怎么從來沒有聽說過有給風箏送信的事啊?急忙問爸爸:“送信?怎么送?”爸爸故作神秘地看看我,笑笑說:“你馬上就知道了,我送一封給你看看吧。”說著拿出一張報紙,撕下一小片,在紙片上撕開一條線,中間撕出了一個小洞,然后把紙片套在風箏線上,粘上口,托著紙片沿線送到高一點的地方。爸爸拍拍手坐下來:“看看,這就是‘信’哦,風會把它沿著線送到風箏那里的。”正說著,那紙片已經開始搖搖晃晃地沿著線向上“走”了,它越爬越高,最后成了一個小黑點。突然,那個小黑點從距離風箏不遠的地方掉下來了,慢慢悠悠的飄到樹林里了。“肯定是沒有粘好,”媽媽說,“再送一封吧。”爸爸點點頭,又做了一封“信”,送了上去。這時,旁邊一個風箏因為失控,漸漸向我的風箏靠近,我緊張起來,一直盯著看,爸爸說:“不好了,要纏住線了!”果然,我的風箏開始向一邊歪,我急忙快速地收線,可是線突然一松,風箏掉了下去,我心里一驚:“這下糟了,肯定是線斷了,我的風箏要丟了。”然而風箏掉下去以后沒多久,居然又慢慢地升起來了,估計是線掛住某個地方,我心里又有了一絲希望。我和爸爸急忙跑過去尋找風箏,看見風箏線正掛在樹枝上,風箏還在天上飄蕩。我把線取了下來,把斷掉的地方接上,重新放起了風箏。直到天快黑的時候,我們才戀戀不舍地收起風箏離開。這次放風箏我玩得特別高興,不但給風箏送了“信”,而且風箏還失而復得。現在正是東風輕拂、春暖花開的好季節,看著滿天的風箏,我想:有空我還會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