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選購智能手機選購手機的三個關鍵點
怎樣選購智能手機選購手機的三個關鍵點
SoC決定基本素質;手機上的CPU和GPU的組合稱為SoC,它相當于是手機的大腦,性能高低直接決定了手機最基本的素質,簡單點說就是手機可以用幾年而不卡頓。能夠提供或者自研手機SoC的廠商并不多,主要就是高通、聯發科、蘋果、三星、華為,其中后三家基本上都是自用。前兩家企業每年都會分幾次發布不同性能的多款SoC,不同SoC性能的對比可以參考各家專業評測機構的評測結果。數碼評測組織極客灣以驍龍865為基準(也就是該芯片評分為100),評測制作一張最新SoC性能天梯圖。評測標準為CPU權重占比50%、GPU權重50%,不包括功耗、AI、ISP、基帶性能。
導讀SoC決定基本素質;手機上的CPU和GPU的組合稱為SoC,它相當于是手機的大腦,性能高低直接決定了手機最基本的素質,簡單點說就是手機可以用幾年而不卡頓。能夠提供或者自研手機SoC的廠商并不多,主要就是高通、聯發科、蘋果、三星、華為,其中后三家基本上都是自用。前兩家企業每年都會分幾次發布不同性能的多款SoC,不同SoC性能的對比可以參考各家專業評測機構的評測結果。數碼評測組織極客灣以驍龍865為基準(也就是該芯片評分為100),評測制作一張最新SoC性能天梯圖。評測標準為CPU權重占比50%、GPU權重50%,不包括功耗、AI、ISP、基帶性能。
![](https://img.51dongshi.com/20250108/wz/18401047252.jpg)
雙11電商大戰已經結束,手機無疑是數碼市場中競爭最激烈的區域之一。主流手機廠商銷量喜報也都發了,“第一”花落多家。究竟誰家是在玩“文字游戲”的冠軍,誰家真正賺得盆滿缽滿,對于消費者來說并不太重要,哪些手機真有性價比才是關鍵。不妨將手機拆解成SoC、內存、攝像組件、屏幕、充電等決定因素,來看看哪些部分是值得花錢的。SoC決定基本素質手機上的CPU和GPU的組合稱為SoC,它相當于是手機的大腦,性能高低直接決定了手機最基本的素質,簡單點說就是手機可以用幾年而不卡頓。能夠提供或者自研手機SoC的廠商并不多,主要就是高通、聯發科、蘋果、三星、華為,其中后三家基本上都是自用。前兩家企業每年都會分幾次發布不同性能的多款SoC,不同SoC性能的對比可以參考各家專業評測機構的評測結果。數碼評測組織極客灣以驍龍865為基準(也就是該芯片評分為100),評測制作一張最新SoC性能天梯圖。評測標準為CPU權重占比50%、GPU權重50%,不包括功耗、AI、ISP、基帶性能。這次評測涉及了近百款SoC。從圖上看,蘋果A13及以上的系列芯片優勢非常明顯,占據了前8位,等級為“頂級”。其后被評為“高端”的SoC有26款。采用了這些SoC的手機售價,從蘋果iPhone 13系列的萬元以上,到最低雙11期間2000元左右的價格,基本上覆蓋了中端到高端的區間。在蘋果A13之后,位列第9位是微軟與高通聯合研發的SQ1處理器,它基于高通驍龍8cx,目前微軟Surface Pro X筆記本電腦采用了這款SoC。接下來就是麒麟9000和9000E,華為Mate X2和Mate40上采用了這兩款SoC。麒麟9000后面除了蘋果A12、A10X、A11,就是高通、聯發科、三星三家瓜分名次了。唯一的例外是華為麒麟990 5G。華為mate30、P40、nova6和榮耀V30系列、榮耀30 Pro/ 30Pro+系列中配備了麒麟990 5G。但由于廣為人知的原因,這款SoC存量不多,相應手機目前在市場上也不多見。最新完整版排名圖可以在www.socpk.com上查看內存決定手機卡不卡在手機的參數表中,經常會看到6G+128G、8G+256G的項目。前者指的是RAM(隨機存取存儲器),也被稱為運行內存,后者是ROM(只讀存儲器),也被稱為存儲內存。RAM負責CPU與ROM之間的數據緩存交換,也就是臨時儲存器。ROM可以類似理解為電腦硬盤,用來儲存數據。例如照片、視頻等都儲存在ROM上。RAM越大,手機上App運行速度越快,可以在后臺暫存的App越多。ROM越大,能安裝的App就越多,照片、視頻和聊天記錄就能保存越多。當然與之對應的是內存越大,手機價格也就越高。在微信聊天記錄越來越“臃腫”的情況下,新手機ROM基本上都已經128G起步,對于喜歡拍照、視頻的消費者還是考慮256G的產品。從內存的硬件規格來說,現在有UFS3.1、UFS3.0、UFS2.1等多個版本,版本數越高,讀寫速度越快,功耗消耗越低,也更省電。UFS 3.1相較于UFS 3.0最明顯的提升在于順序讀寫速度,評測數據顯示可以提升20%。但也要說明的是,對于消費者來說的實際體驗,UFS 3.1的數據提升并不如6G ROM到8G ROM那樣明顯。攝像組件決定拍攝效果手機攝像組件在最近兩年發展迅速,不單是攝像頭,傳感器、光圈、防抖技術乃至最后的成像系統都不斷進化。通常手機參數表中看到的6400萬像素是攝像頭的參數,數值越大,拍出來的照片就越清晰。傳感器尺寸是用類似1/1.43英寸這樣的數值來表示,傳感器尺寸越大,接收到的光線就越多,細節分辨率、色彩準確度、弱光性能、噪點控制等方面都會更出色。攝像頭的光圈用“F1.*”來表示,數字越小,表示光圈越大,通光口徑更大,進光量就越多,弱光環境拍照效果越好。但是由于手機的體積限制,傳感器尺寸增大與大光圈往往不可兼得。目前一些高端機型的光圈可以達到F1.4,一般而言F1.8左右已經足夠可用。另外在硬件方面,攝像組件目前還有光學防抖、微云臺等新功能出現,消費者可以按照自己的需求考慮如何選擇。屏幕決定顯示效果目前手機屏幕材質分為LCD和AMOLED兩大類。LCD屏幕技術比較成熟,成本比較低。AMOLED屏幕色彩更鮮艷,對比度高,更省電,刷新率更高。現在大部分手機都用AMOLED屏。但是AMOLED有一個明顯的天然缺點就是壽命短于LCD屏幕,長時間顯示同一畫面時,AMOLED屏幕可能會留下無法刷新的永久殘痕,也就是俗稱的“燒屏”。屏幕刷新率方面,越高的刷新率可以讓畫面響應更快、更連續,直觀感受就是畫面似乎更流暢了,屏幕滑動更“跟手”。在中端手機上90Hz刷新率基本上已經普及,部分手機支持120Hz,更高的144Hz刷新率在高端手機上是標配。快充決定等多久可玩屏幕大、SoC頻率越高,耗電量也會相應增大,現在手機的電池容量也隨之增加到現在的4000——5000mAh,所以快充技術也逐步普及。雖然有些廠商把20W歸到快充,但簡單換算一下,33W的充電頭可以在1小時內充滿4000mAh電池,33W應該才算是快充的門檻。現在最快的手機有線快充已經高達120W,實際使用時真是肉眼可以感知的充電速度。至于無線充電速度,相較有線快充差距還不小,但勝在更加方便。
怎樣選購智能手機選購手機的三個關鍵點
SoC決定基本素質;手機上的CPU和GPU的組合稱為SoC,它相當于是手機的大腦,性能高低直接決定了手機最基本的素質,簡單點說就是手機可以用幾年而不卡頓。能夠提供或者自研手機SoC的廠商并不多,主要就是高通、聯發科、蘋果、三星、華為,其中后三家基本上都是自用。前兩家企業每年都會分幾次發布不同性能的多款SoC,不同SoC性能的對比可以參考各家專業評測機構的評測結果。數碼評測組織極客灣以驍龍865為基準(也就是該芯片評分為100),評測制作一張最新SoC性能天梯圖。評測標準為CPU權重占比50%、GPU權重50%,不包括功耗、AI、ISP、基帶性能。
為你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