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式機是買整機還是組裝機新手如何選購臺式電腦
臺式機是買整機還是組裝機新手如何選購臺式電腦
先來了解一下組裝電腦的組成,組裝電腦的主機主要配件為CPU、CPU散熱器、顯卡、主板、內存、硬盤、機箱、電源等。而外部設備為:顯示器、鍵盤鼠標、音箱、鼠標墊等。以上這些硬件絕大數屬于必選硬件,當然也有一些特殊用途,比如網絡主播會另購麥克風、聲卡、攝像頭等設備,游戲玩家會配備多聲道耳機等等。1、一般家用電腦會花哪些冤枉錢呢。答案是顯卡。裝有獨立顯卡的主機;
導讀先來了解一下組裝電腦的組成,組裝電腦的主機主要配件為CPU、CPU散熱器、顯卡、主板、內存、硬盤、機箱、電源等。而外部設備為:顯示器、鍵盤鼠標、音箱、鼠標墊等。以上這些硬件絕大數屬于必選硬件,當然也有一些特殊用途,比如網絡主播會另購麥克風、聲卡、攝像頭等設備,游戲玩家會配備多聲道耳機等等。1、一般家用電腦會花哪些冤枉錢呢。答案是顯卡。裝有獨立顯卡的主機;
![](https://img.51dongshi.com/20250108/wz/18401111052.jpg)
組裝一臺電腦一定要從用途去考慮,這樣才不會花不必要的冤枉錢。如今,只要說到臺式電腦,那么一定是組裝電腦,搭配自由,可以根據你的需求搭配硬件,擁有高性價比,這也是讓品牌機下課的主要原因。新手如何選購臺式電腦?下面裝機之家來和準備裝機的朋友說道說道,指引你走向正確方向,并帶你走出裝機選購硬件誤區。先來了解一下組裝電腦的組成,組裝電腦的主機主要配件為CPU、CPU散熱器、顯卡、主板、內存、硬盤、機箱、電源等。而外部設備為:顯示器、鍵盤鼠標、音箱、鼠標墊等。以上這些硬件絕大數屬于必選硬件,當然也有一些特殊用途,比如網絡主播會另購麥克風、聲卡、攝像頭等設備,游戲玩家會配備多聲道耳機等等。1、一般家用電腦會花哪些冤枉錢呢?答案是顯卡!裝有獨立顯卡的主機很多用戶搭配的DIY主機,CPU如i3、i5、i7,都是具有性能不錯的核顯的,也就是說不需要獨立顯卡即可正常看電影(使用核顯觀看1080P以及藍光視頻都會很流暢)、玩中小型網絡游戲,比如CF、LOL等都足夠使用。因此,如果你對顯卡要求不高,那么根本沒有必要搭配獨立顯卡的。當然你是一個游戲發燒友,平時要玩單機游戲,那么一款性能較好的獨立顯卡是必不可少的,每個單機游戲官方都會發布電腦配置要求,可以根據其配置要求來搭配硬件。 2、主板大板一定比小板好?答案是否定的!主板的大板和小板相同芯片組,主板大板和小板性能都一樣,并不會影響電腦性能,盡管大板擴展性要更出色一些,但接口方面,大板有的小板都有,并且像內存插槽、PCI插槽方面兩條都夠用,因此在選擇主板的時候,并不要過多的糾結大板還是小板好。或許有些用戶會說大板散熱會更佳,其實效果都是微不足道。更多電腦配置推薦請百度搜索裝機之家3、買固態硬盤一定比機械硬盤好?這是錯誤觀點!先來幫大家科普一下固態硬盤和機械硬盤知識。固態硬盤最大的缺點是容量小、價格昂貴,而最大的優點是速度快。傳統機械硬盤的最大缺點是加載速度稍慢,價格實惠,目前機械硬盤的速度發展到瓶頸,給目前的新硬件拖了后腿,最大優點就是容量大!為什么說固態硬盤不一定比機械硬盤好?比如公司的電腦都有重要文件,如果固態硬盤壞了,那么是無法恢復數據的,而機械硬盤的數據是可以通過專業軟件恢復出來的。如今家用裝機,建議還是使用固態硬盤,否則就算你組裝一臺高端DIY電腦,你也會有些不流暢的感覺,比如系統開機稍慢、軟件打開稍慢等,這就是機械硬盤性能短板。這時可能會有用戶問,如果有重要資料怎么辦?比如照片什么的。小編建議將重要文件再備份一份,比如網盤或者存放在移動硬盤、U盤中,硬盤有價,而數據無價。如果預算足夠,則建議選擇固態硬盤的同時,再添加一款大容量機械硬盤,這是最完美的搭配,不但保證了速度,還擁有較大的存儲空間。通常固態硬盤作為系統盤,而機械硬盤作為數據盤。注:抉擇電腦處理速度的是CPU,抉擇電腦加載速度的是硬盤,這兩點不能相提并論。 4、雙通道內存性能一定比單通道內存強嗎?答案是看情況!內存雙通道相信絕大數的用戶多多少少了解過雙通道內存,所謂的雙通道內存就是搭配兩個內存組建雙通道。通過裝機之家小編以往對雙通道的實測得出,如果你是核顯用戶,雙通道內存會有小幅度性能提升,而如果你是獨立顯卡用戶,那么雙通道內存的性能提升并不明顯。 5、顯卡是越高端越好嗎,顯卡是容量性能的關鍵參數嗎?答案是否定的!理論上顯卡越高端肯定是越好,但是需要從需求、均衡角度去搭配的。所謂的需求,比如游戲,能夠保證你玩的游戲畫面流暢不卡頓即可,那么無需再更高端,否則會造成性能浪費,除非你是土豪,不在乎錢。而所謂的均衡,那就是說在硬件搭配的時候,做到不頭重腳輕,比如高U低顯或者低U高顯,這樣的搭配會讓高端硬件發揮不出最佳性能。對于游戲玩家,從合理均衡角度來說,顯卡一般是CPU的1.2-2.0倍,也就是說1200元的CPU需要搭配1400元-2400元左右的獨立顯卡才算均衡合理。當然對于預算有限的裝機用戶來說,顯卡降低一兩個檔次也是可以的。如果你1200元左右的CPU搭配了300左右的入門顯卡,小編建議你,就不要浪費金錢了,直接核顯好了!關于硬件之間均衡搭配,下面裝機之家分享一些搭配方案,就以目前intel主流i3、i5、i7(分別定位中端、中高端、高端)平臺來說。就以目前來說,i3處理器最佳搭配為NVIDIA平臺的GTX1050、GTX1050Ti或者AMD平臺的RX460、RX470D,而i5處理器最佳搭配為NVIDIA平臺的GTX1050Ti、GTX1060 3G、GTX1060 6G或者AMD平臺的RX470D、RX470、RX480。而i7處理器最佳搭配為NVIDIA平臺的GTX1070、GTX1080以及最高類型的TITAN X等。注:以上提到的型號具有時效性,因為硬件會不斷更新換代,均衡搭配的定律是中端CPU搭配中端顯卡,中高端CPU搭配中高端顯卡,而高端CPU則搭配高端顯卡。顯卡是容量性能的關鍵參數嗎?決定顯卡性能好壞是顯卡的架構和芯片組,比如GTX1050、GTX1060、GTX1070、GTX1080等,如果他們是相同容量,那么性能肯定是GTX1080最強,而GTX1050性能是最弱的,如果想知道一款顯卡的性能好壞,建議參考顯卡天梯圖定位的所在位置(級別)。更多電腦配置推薦請百度搜索裝機之家 6、CPU選盒裝還是散裝好?首先需要說明一點,CPU是沒有假貨的,也沒有這個技術造假,此外CPU盒裝和散裝產品在性能、穩定性以及可超頻潛力方面不存在任何差距。CPU盒裝和散裝的區別是:盒裝是三年免費質保,屬于正品行貨,有正規的包裝、說明書、原廠CPU散熱器,價位要貴一些。而散裝是一年質保,沒有正規包裝以及原廠CPU散熱器,只有一個裸CPU,價位要便宜一些,并且需要自行購買第三方CPU散熱器。盒裝CPU和散裝CPU區別那么CPU選盒裝還是散裝好?關于這個問題,還真不好說,有的人支持盒裝,有的人覺得散裝可以節省預算。對于小白來說,建議選購盒裝,享受intel正規三年質保。畢竟散裝對于小白來說,不太好分辨二手、打磨過的翻新CPU以及ES版本的CPU,此外散裝CPU是不能享受intel售后的,只能享受店家一年質保。 7、CPU核數越多性能越強嗎?答案是否定的!CPU的性能受很多因素的影響,比如架構、制程、主頻等。CPU不是核數越高越好,核心數越多并不代表性能越好,因為這里面還涉及到軟件優化和架構效率的問題。除非在相同構架、緩存大小、主頻相等的CPU核心數越多越好。說電腦核數越高性能越好,一般都是忽悠小白的,比如intel酷睿i3是雙核,大約價格在800元左右,而AMD速龍四核大約在400元左右,奸商將AMD速龍四核賣你800元你愿意嗎?小白一聽是四核,好吧!就選800元左右的速龍四核處理器吧! 8、電源功率越高越費電? 功率越高越好?電腦的耗電完全以硬件工作狀態所需的耗電量來決定的,電源僅僅是一個“能量池”,瓦數越大能負載的電量就越多而已。功率越高,雖然百益而無一害,但是功率越高價格越貴,比如400W功率足以,你非要上個800W,那么裝機無疑會多出預算。此外,在電腦主機中,最吃功率的就是顯卡,以此我們在選擇多大功率的電源時候,由顯卡而決定的。臺式電腦電源注:關于電源功率,請參考電源的額定功率,非最大功率。
臺式機是買整機還是組裝機新手如何選購臺式電腦
先來了解一下組裝電腦的組成,組裝電腦的主機主要配件為CPU、CPU散熱器、顯卡、主板、內存、硬盤、機箱、電源等。而外部設備為:顯示器、鍵盤鼠標、音箱、鼠標墊等。以上這些硬件絕大數屬于必選硬件,當然也有一些特殊用途,比如網絡主播會另購麥克風、聲卡、攝像頭等設備,游戲玩家會配備多聲道耳機等等。1、一般家用電腦會花哪些冤枉錢呢。答案是顯卡。裝有獨立顯卡的主機;
為你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