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51dongshi.com/20250108/wz/18400830252.jpg)
在陶淵明的《歸去來兮辭》中,有許多虛詞和實詞的用法值得我們細(xì)細(xì)品味。例如,以字的用法多樣。如“既自以心為形役”中的“以”是“把”的意思,表示一種動作;“問征夫以前路”中的“以”是“用”的意思,表示動作手段;“園日涉以成趣”中的“以”表結(jié)果,表示因某一行為而產(chǎn)生某種結(jié)果;“請息交以絕游”中的“以”表并列,連接并列的成分。為字在文中也有兩種用法。如“足以以為酒”的“為”是“釀造”的意思,表示一種動作;“既自以心為形役”的“為”表被動,表示被某種力量所支配。之字在文中也有多重含義。如“悟已往之不諫,知來者之可追”的“之”取獨,表示代詞;“恨晨光之熹微”的“之”取獨,表示代詞;“胡為乎遑遑欲何之”的“之”是“往”的意思,表示動作的方向。實詞方面,“悟已往之不諫”中的“悟”是“勸止,挽救”的意思;“乃瞻衡宇,載欣載奔”中的“載”是語助詞,表示并列;“三徑就荒”中的“就”是“近于”的意思;“引壺觴以自酌”中的“引”是“端起,舉起”的意思;“眄庭柯以怡顏”中的“眄”是“斜看”的意思;“時矯首而遐觀”中的“矯”是“舉”的意思;“景翳翳以將入”中的“景”是“日光”的意思;“請息交以絕游”中的“請”是“讓”的意思;“悅親戚之情話”中的“親戚”是“父母,兄弟,族人”的意思。文中還出現(xiàn)了許多通假字。如“乃瞻衡宇”中的“衡”通“橫”;“景翳翳以將入”中的“景”通“影”,表示日光。此外,還有許多詞類活用的現(xiàn)象。如“瓶無儲粟,生生所資”中的“生”前是“維持”的意思,后是“生活”的意思,表示動詞用作名詞;“眄庭柯以怡顏”中的“怡”是“使……愉快”的意思,表示使動用法;“倚南窗以寄傲”中的“傲”是“傲然自得的情懷”的意思,表示形容詞用作名詞;“園日涉以成趣”中的“日”是“每天”的意思,表示名詞作狀語;“樂琴書以消憂”中的“琴”“書”是“彈琴,讀書”的意思,表示名詞用作動詞;“樂,以……為快樂”表示意動用法;“或棹孤舟”中的“棹”是“用槳劃”的意思,表示名詞用作動詞。在古今異義方面,“悅親戚之情話”中的“親戚”古義是“內(nèi)外親戚,包括父母,族人和兄弟”,今義是“常用于跟自己家庭有婚姻關(guān)系或血統(tǒng)關(guān)系的家庭的成員”;“幼稚盈室”中的“幼稚”古義是“小孩”,今義是“指不成熟的做法”;“恨晨光之熹微”中的“恨”古義是“遺憾”,今義是“指一種情感,多為‘仇恨’之意”;“將有事于西疇”中的“有事”古義是“指耕種之事”,今義是“指發(fā)生某事”;“策扶老以流憩”中的“扶老”古義是“拐杖”,今義是“攙扶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