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51dongshi.com/20250108/wz/18400432852.jpg)
九月甲午,晉文公與秦穆公聯軍圍攻鄭國,因為鄭國曾對晉文公無禮,并且與楚國結盟。晉軍駐扎在函陵,秦軍駐扎在氾南。佚之狐向鄭伯建議,如果派燭之武去見秦君,一定能說服他們撤軍。鄭伯同意了,燭之武推辭說他年輕時不如別人,現在老了,無能為力。鄭文公認為是自己的過錯,表示如果鄭國滅亡了,對燭之武也不利,燭之武于是答應了。夜晚,燭之武用繩子從城墻上被放下去,見到秦伯說,秦、晉聯軍圍攻鄭國,鄭國已知亡國之難。如果滅掉鄭國對您有好處,那我就冒昧地打擾您了。越過晉國把遠方的鄭國作為秦國的東部邊境,您知道是困難的,您何必要滅掉鄭國而增加鄰邦晉國的土地呢?鄰邦的國力雄厚了,您的國力也就相對削弱了。假如放棄滅鄭的打算,而讓鄭國作為您秦國東道上的主人,秦國使者往來,鄭國可以隨時供給他們所缺乏的東西,對您秦國來說,也沒有什么害處。況且,您曾經對晉惠公有恩惠,他也曾答應把焦、瑕二邑割讓給您。然而,他早上渡河歸晉,晚上就筑城拒秦,這是您知道的。晉國有什么滿足的呢?現在它已把鄭國當作東部的疆界,又想擴張西部的疆界。如果不侵損秦國,晉國從哪里取得它所企求的土地呢?秦國受損而晉國受益,您好好掂量掂量吧! 秦伯很高興,與鄭國簽訂了盟約,并派杞子、逢孫、楊孫幫鄭國守衛,就率軍回國。子犯請求晉文公下令攻擊秦軍。晉文公說,不行!假如沒有那人的支持,我就不會有今天。借助了別人的力量而又去損害他,這是不仁義的;失掉自己的同盟國,這是不明智的;以混亂代替聯合一致,這是不勇武的。我們還是回去吧!于是,晉軍也撤離了鄭國。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