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社會主義改造三個階段
農業社會主義改造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1949-1953年10月)主要是發展互助團體,這是農業合作的初始過渡形式同時在試驗基礎上建立初級合作社,互助小組由幾名或十幾名農民自愿組成,土地、農場動物和其他生產資料仍歸農民個人所有,然而在生產中組織互助是農業合作的初始過渡形式,具有社會主義萌芽的性質。第二階段(1954年至1955年上半年)主要是建立半社會主義的初級農業生產合作社,初級社會以土地股份制和統一管理為特征,實行集體勞動,產品的分配是基于按勞分配和土地股份制紅利的結合,農場動物和農具也獲得一定的報酬,這是半社會主義的。
導讀第一階段(1949-1953年10月)主要是發展互助團體,這是農業合作的初始過渡形式同時在試驗基礎上建立初級合作社,互助小組由幾名或十幾名農民自愿組成,土地、農場動物和其他生產資料仍歸農民個人所有,然而在生產中組織互助是農業合作的初始過渡形式,具有社會主義萌芽的性質。第二階段(1954年至1955年上半年)主要是建立半社會主義的初級農業生產合作社,初級社會以土地股份制和統一管理為特征,實行集體勞動,產品的分配是基于按勞分配和土地股份制紅利的結合,農場動物和農具也獲得一定的報酬,這是半社會主義的。
![](https://img.51dongshi.com/20250108/wz/18402021952.jpg)
發展互助團體、建立初級農業生產合作社、發展先進的農業生產合作社。第一階段(1949-1953年10月)主要是發展互助團體,這是農業合作的初始過渡形式同時在試驗基礎上建立初級合作社,互助小組由幾名或十幾名農民自愿組成,土地、農場動物和其他生產資料仍歸農民個人所有,然而在生產中組織互助是農業合作的初始過渡形式,具有社會主義萌芽的性質。第二階段(1954年至1955年上半年)主要是建立半社會主義的初級農業生產合作社,初級社會以土地股份制和統一管理為特征,實行集體勞動,產品的分配是基于按勞分配和土地股份制紅利的結合,農場動物和農具也獲得一定的報酬,這是半社會主義的。第三階段(1955年下半年至1956年底)主要是發展先進的農業生產合作社,由于對所謂“右傾機會主義”的錯誤批評,農業合作社運動加速并進入了農業合作社運動的高潮,把初級合作社變成了高級合作社,其中一些合作社直接從互助團體變成了高級社。
農業社會主義改造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1949-1953年10月)主要是發展互助團體,這是農業合作的初始過渡形式同時在試驗基礎上建立初級合作社,互助小組由幾名或十幾名農民自愿組成,土地、農場動物和其他生產資料仍歸農民個人所有,然而在生產中組織互助是農業合作的初始過渡形式,具有社會主義萌芽的性質。第二階段(1954年至1955年上半年)主要是建立半社會主義的初級農業生產合作社,初級社會以土地股份制和統一管理為特征,實行集體勞動,產品的分配是基于按勞分配和土地股份制紅利的結合,農場動物和農具也獲得一定的報酬,這是半社會主義的。
為你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