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赤壁賦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
后赤壁賦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
悵然若失的苦悶。《后赤壁賦》是北宋文學家蘇軾創作的一篇賦,作于宋神宗元豐五年貶謫黃州時,是《赤壁賦》的姊妹篇。與前篇純寫江上泛舟不同,后篇記游,以登岸履險為主,也無談玄說理的內容。文章前面記真景真情,通過毫不雕琢的天然佳句,給人一種壯闊的美感;中間對踞石攀木、俯江長嘯的細致描寫,真切地表達了作者月夜登臨的情趣。最后寫夢見道士化鶴,純屬幻境幻覺,空靈奇幻,迷離恍惚,從中表現了作者內心悵然若失的苦悶。
導讀悵然若失的苦悶。《后赤壁賦》是北宋文學家蘇軾創作的一篇賦,作于宋神宗元豐五年貶謫黃州時,是《赤壁賦》的姊妹篇。與前篇純寫江上泛舟不同,后篇記游,以登岸履險為主,也無談玄說理的內容。文章前面記真景真情,通過毫不雕琢的天然佳句,給人一種壯闊的美感;中間對踞石攀木、俯江長嘯的細致描寫,真切地表達了作者月夜登臨的情趣。最后寫夢見道士化鶴,純屬幻境幻覺,空靈奇幻,迷離恍惚,從中表現了作者內心悵然若失的苦悶。
![](https://img.51dongshi.com/20250108/wz/18402550152.jpg)
悵然若失的苦悶。《后赤壁賦》是北宋文學家蘇軾創作的一篇賦,作于宋神宗元豐五年貶謫黃州時,是《赤壁賦》的姊妹篇。與前篇純寫江上泛舟不同,后篇記游,以登岸履險為主,也無談玄說理的內容。文章前面記真景真情,通過毫不雕琢的天然佳句,給人一種壯闊的美感;中間對踞石攀木、俯江長嘯的細致描寫,真切地表達了作者月夜登臨的情趣。最后寫夢見道士化鶴,純屬幻境幻覺,空靈奇幻,迷離恍惚,從中表現了作者內心悵然若失的苦悶。
后赤壁賦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
悵然若失的苦悶。《后赤壁賦》是北宋文學家蘇軾創作的一篇賦,作于宋神宗元豐五年貶謫黃州時,是《赤壁賦》的姊妹篇。與前篇純寫江上泛舟不同,后篇記游,以登岸履險為主,也無談玄說理的內容。文章前面記真景真情,通過毫不雕琢的天然佳句,給人一種壯闊的美感;中間對踞石攀木、俯江長嘯的細致描寫,真切地表達了作者月夜登臨的情趣。最后寫夢見道士化鶴,純屬幻境幻覺,空靈奇幻,迷離恍惚,從中表現了作者內心悵然若失的苦悶。
為你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