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SO/TS16949 五大核心工具應用手冊》第2部分潛在失效模式及后果分析(FMEA)
《ISO/TS16949 五大核心工具應用手冊》第2部分潛在失效模式及后果分析(FMEA)
列出特定工序的每一個潛在失效模式,前提是這種失效可能發生但不一定發生。過程工程師需提出并回答以下問題:1)潛在失效模式:過程/零件如何不滿足要求?工程師規范下的可拒收條件是什么?以比較類似過程和研究顧客對類似部件的索賠為起點,了解設計意圖也是必要的。典型的失效模式包括:彎曲、毛刺、孔錯位、斷裂、開孔太淺、漏開孔、轉運損壞、臟污、開孔太深、表面太粗糙、變形、表面太平滑、開路、短路、貼錯標簽。潛在失效模式應以技術術語描述,不同于顧客察覺的現象。失效的潛在后果是指失效模式對顧客產生的影響。要根據顧客可能發現或經歷的情況來描述,顧客可能是內部顧客或最終用戶。如果失效模式影響安全性或法規合規性,應清楚地說明。顧客可能包括下一道工序、后續工序或工位、經銷商和車主。評價潛在失效后果時,必須考慮這些因素。
導讀列出特定工序的每一個潛在失效模式,前提是這種失效可能發生但不一定發生。過程工程師需提出并回答以下問題:1)潛在失效模式:過程/零件如何不滿足要求?工程師規范下的可拒收條件是什么?以比較類似過程和研究顧客對類似部件的索賠為起點,了解設計意圖也是必要的。典型的失效模式包括:彎曲、毛刺、孔錯位、斷裂、開孔太淺、漏開孔、轉運損壞、臟污、開孔太深、表面太粗糙、變形、表面太平滑、開路、短路、貼錯標簽。潛在失效模式應以技術術語描述,不同于顧客察覺的現象。失效的潛在后果是指失效模式對顧客產生的影響。要根據顧客可能發現或經歷的情況來描述,顧客可能是內部顧客或最終用戶。如果失效模式影響安全性或法規合規性,應清楚地說明。顧客可能包括下一道工序、后續工序或工位、經銷商和車主。評價潛在失效后果時,必須考慮這些因素。
![](https://img.51dongshi.com/20250108/wz/18403880552.jpg)
潛在失效模式是指過程無法滿足預期的功能或設計意圖,它是對該工序不符合描述的概括。它可能是下游工序的潛在失效模式的原因,也可能是上游工序的失效后果。在準備FMEA時,假定接收的零件或材料是正確的。如果歷史數據表明進貨零件有缺陷,FMEA小組可以例外處理。列出特定工序的每一個潛在失效模式,前提是這種失效可能發生但不一定發生。過程工程師需提出并回答以下問題:1)潛在失效模式:過程/零件如何不滿足要求?工程師規范下的可拒收條件是什么?以比較類似過程和研究顧客對類似部件的索賠為起點,了解設計意圖也是必要的。典型的失效模式包括:彎曲、毛刺、孔錯位、斷裂、開孔太淺、漏開孔、轉運損壞、臟污、開孔太深、表面太粗糙、變形、表面太平滑、開路、短路、貼錯標簽。潛在失效模式應以技術術語描述,不同于顧客察覺的現象。失效的潛在后果是指失效模式對顧客產生的影響。要根據顧客可能發現或經歷的情況來描述,顧客可能是內部顧客或最終用戶。如果失效模式影響安全性或法規合規性,應清楚地說明。顧客可能包括下一道工序、后續工序或工位、經銷商和車主。評價潛在失效后果時,必須考慮這些因素。對于最終使用者,失效的后果應描述為產品或系統的性能,例如:噪音、粗糙、工作不正常、費力、異味、不能工作、工作減弱、不穩定、間歇性工作、牽引阻力、泄漏、外觀不良、返工/返修、車輛控制減弱、報廢、顧客不滿意。如果顧客是下一道工序或后續工序/工位,失效的后果應描述為過程/工序性能,例如:無法緊固、不能配合、無法鉆孔/攻絲、不能連接、無法安裝、不匹配、無法加工表面、引起工裝過度磨損、損壞設備、危害操作者。
《ISO/TS16949 五大核心工具應用手冊》第2部分潛在失效模式及后果分析(FMEA)
列出特定工序的每一個潛在失效模式,前提是這種失效可能發生但不一定發生。過程工程師需提出并回答以下問題:1)潛在失效模式:過程/零件如何不滿足要求?工程師規范下的可拒收條件是什么?以比較類似過程和研究顧客對類似部件的索賠為起點,了解設計意圖也是必要的。典型的失效模式包括:彎曲、毛刺、孔錯位、斷裂、開孔太淺、漏開孔、轉運損壞、臟污、開孔太深、表面太粗糙、變形、表面太平滑、開路、短路、貼錯標簽。潛在失效模式應以技術術語描述,不同于顧客察覺的現象。失效的潛在后果是指失效模式對顧客產生的影響。要根據顧客可能發現或經歷的情況來描述,顧客可能是內部顧客或最終用戶。如果失效模式影響安全性或法規合規性,應清楚地說明。顧客可能包括下一道工序、后續工序或工位、經銷商和車主。評價潛在失效后果時,必須考慮這些因素。
為你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