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51dongshi.com/20250108/wz/18403787552.jpg)
新加坡,這個擁有2.80%的百萬富翁比例的國家,現在是除倫敦和紐約之外的世界第三大金融中心。其國際貨物吞吐量常年位居世界第一,人均GDP是中國的十倍,位于世界第三。盡管新加坡地狹人稠,資源匱乏,但它依靠得天獨厚的地理位置,發展成為東南亞的經濟中心。新加坡之所以能成為國際航運、航空和貿易中心,得益于其優越的地理位置。新加坡港的氣候和水文條件理想,港口貨物年吞吐量超過1億噸,國際航空客運周轉量僅次于美、英、法、日,位居世界第五。依托這些優勢,新加坡從鄰國進口各類初級產品,經過匯總、分級、包裝后再出口,形成了以轉口貿易和航運業為主體的獨特經濟類型。新加坡的工業和技術服務中心也頗具規模。它以煉油和造船為核心,全國建有五大煉油廠,年加工能力達到4290萬噸,成品油出口額僅次于荷蘭,居世界第二。造船業不僅是傳統的優勢部門,還是世界上海洋石油鉆井平臺的主要生產基地之一。自20世紀70年代后期,新加坡工業以制造業為中心,轉向技術密集型部門,大力發展電子工業,電視傳真設備、按鈕式電話、光纖光纜、電腦化列車控制系統均進入世界先進行列。近年來,新加坡又將發展重點轉向新科技園地的建設,大力培養科技人才,發展尖端技術。新加坡作為投資和金融中心,吸引了大量外國資本投入。由于其優越的地理位置、方便快速的通訊、政局的穩定以及國民素質較高,外國資本大量涌入,推動了新加坡經濟的騰飛。同時,各國銀行云集新加坡,銀行總數僅次于倫敦、紐約和香港,使其成為世界第四大金融中心。新加坡還成為了國際旅游和會議中心。盡管自然和歷史文化條件并不突出,但新加坡利用其適中的地理位置,大力發展基礎設施,美化城市環境,提供優質服務,簡化出入境手續,開展各種旅游“外交”活動,從而吸引大量外國游客旅游及大批國際會議在新加坡召開。目前,旅游業已成為新加坡外匯的重要來源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