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諾克大師挑戰賽的規則
斯諾克大師挑戰賽的規則
斯諾克,又稱落袋臺球,是一種流行的臺球運動。它使用長約3569毫米、寬1778毫米的球桌,球桌上有四個角和兩條長邊中心位置的球洞。比賽使用22個球,包括1個白球(主球,cueball)、15個紅球和6個彩球(黃、綠、棕、藍、粉紅、黑)。擊球的順序是先打紅球,然后是彩球,最后是彩球,以得分高者為勝。斯諾克運動在英國、愛爾蘭、加拿大、澳大利亞和印度等英聯邦國家以及中國香港非常流行。雖然臺球運動的歷史可以追溯到15世紀,但斯諾克的發明則相對較晚。關于斯諾克的起源,一個可信的說法是:在19世紀晚期,臺球運動在駐扎在印度的英國軍隊中流行,當時流行的玩法是黑球入袋(BlackPool)。這種玩法使用1個白球,15個紅球和1個黑球。1875年,駐扎在印度賈巴爾普爾的英國陸軍上校內維爾·張伯倫和他的戰友們覺
導讀斯諾克,又稱落袋臺球,是一種流行的臺球運動。它使用長約3569毫米、寬1778毫米的球桌,球桌上有四個角和兩條長邊中心位置的球洞。比賽使用22個球,包括1個白球(主球,cueball)、15個紅球和6個彩球(黃、綠、棕、藍、粉紅、黑)。擊球的順序是先打紅球,然后是彩球,最后是彩球,以得分高者為勝。斯諾克運動在英國、愛爾蘭、加拿大、澳大利亞和印度等英聯邦國家以及中國香港非常流行。雖然臺球運動的歷史可以追溯到15世紀,但斯諾克的發明則相對較晚。關于斯諾克的起源,一個可信的說法是:在19世紀晚期,臺球運動在駐扎在印度的英國軍隊中流行,當時流行的玩法是黑球入袋(BlackPool)。這種玩法使用1個白球,15個紅球和1個黑球。1875年,駐扎在印度賈巴爾普爾的英國陸軍上校內維爾·張伯倫和他的戰友們覺
斯諾克,又稱落袋臺球,是一種流行的臺球運動。它使用長約3569毫米、寬1778毫米的球桌,球桌上有四個角和兩條長邊中心位置的球洞。比賽使用22個球,包括1個白球(主球,cue ball)、15個紅球和6個彩球(黃、綠、棕、藍、粉紅、黑)。擊球的順序是先打紅球,然后是彩球,最后是彩球,以得分高者為勝。斯諾克運動在英國、愛爾蘭、加拿大、澳大利亞和印度等英聯邦國家以及中國香港非常流行。雖然臺球運動的歷史可以追溯到15世紀,但斯諾克的發明則相對較晚。關于斯諾克的起源,一個可信的說法是:在19世紀晚期,臺球運動在駐扎在印度的英國軍隊中流行,當時流行的玩法是黑球入袋(Black Pool)。這種玩法使用1個白球,15個紅球和1個黑球。1875年,駐扎在印度賈巴爾普爾的英國陸軍上校內維爾·張伯倫和他的戰友們覺得這種玩法過于簡單、乏味,便決定增加黃色、綠色和粉色3個彩球上去。不久,又嫌不夠,再加上了棕色和藍色球。這種新玩法很快流行開來,從而導致了斯諾克臺球的誕生。斯諾克一詞是當時英國軍隊中對軍校一年級新生的流行叫法,這使得斯諾克被這些軍人們用來稱呼這種新玩法的初學者,最終成為了這項運動的名稱。1885年,當時的英國英式臺球冠軍約翰·羅伯特在印度旅行時見到了張伯倫并從他那里知道了斯諾克這種新玩法。回國后,羅伯特就把斯諾克臺球帶回到英格蘭。然而,當時正處于英式臺球熱,斯諾克臺球并沒有引起人們足夠的重視。直到20世紀30年代,英式臺球日漸衰落,許多名手才逐漸轉向斯諾克臺球。這其中包括斯諾克臺球的傳奇人物喬·戴維斯。戴維斯首先意識到了控制主球走位的重要性。在此之前,打斯諾克臺球的普遍策略是在將明顯可以打進的球入袋之后做一桿斯諾克防守。而喬·戴維斯通過良好的意識和精湛的桿法控制主球的走位,連續得分能力明顯增強,大大提高了斯諾克運動的水平。從此斯諾克臺球才開始在英國興盛起來,并流行到世界各地。斯諾克錦標賽始于1916年,當時舉辦了首屆英格蘭業余斯諾克錦標賽。1927年,在喬·戴維斯等人的努力下,第一屆斯諾克臺球世界職業錦標賽在倫敦成功舉辦,并由喬·戴維斯本人獲得冠軍,贏得6.10英鎊(約200英鎊)的獎金。喬·戴維斯至今仍是世界上最出色的斯諾克選手,接下來的歷屆世界職業錦標賽的冠軍都為其獲得,直到其1946年淡出世錦賽。斯諾克臺球在20世紀五六十年代遭遇了一個低潮,甚至于嚴重到1958年至1963年間沒有任何重要賽事舉行。直到1969年,情況才迎來了轉機。當時英國廣播公司(BBC)為了推廣新的彩色電視廣播,發起了新的斯諾克錦標賽Pot Black。彩色的斯諾克臺球和選手們的精彩表現很快吸引了觀眾的興趣,斯諾克臺球和彩色電視節目一起得以迅速推廣。幾年之后,世界職業錦標賽也開始電視轉播。斯諾克臺球開始成為一項主流的職業運動,并于1977年引入世界職業選手排名。大量的資金開始注入這項運動,以史蒂夫·戴維斯為代表的新一代斯諾克職業選手不斷涌現。在1982年,史蒂夫·戴維斯打出了歷史上首個電視轉播中的147分的滿分桿。這些頂尖選手成為百萬富翁。當時甚至有一首由Chas & Dave演唱的關于斯諾克的滑稽歌曲Snooker Loopy登上了音樂排行榜。那個斯諾克黃金時期的高潮出現在1985年的世界錦標賽決賽上,盡管兩位選手鏖戰到凌晨,但仍有近1850萬(相當于當時英國三分之一的人口)觀眾通過電視轉播看到了丹尼斯·泰勒以一技重擊將最后一個球送入袋口之后舉起獎杯慶祝的場景。斯諾克在英國持續廣泛地流行,成為僅次于足球擁有第二多電視觀眾的一項運動。
斯諾克大師挑戰賽的規則
斯諾克,又稱落袋臺球,是一種流行的臺球運動。它使用長約3569毫米、寬1778毫米的球桌,球桌上有四個角和兩條長邊中心位置的球洞。比賽使用22個球,包括1個白球(主球,cueball)、15個紅球和6個彩球(黃、綠、棕、藍、粉紅、黑)。擊球的順序是先打紅球,然后是彩球,最后是彩球,以得分高者為勝。斯諾克運動在英國、愛爾蘭、加拿大、澳大利亞和印度等英聯邦國家以及中國香港非常流行。雖然臺球運動的歷史可以追溯到15世紀,但斯諾克的發明則相對較晚。關于斯諾克的起源,一個可信的說法是:在19世紀晚期,臺球運動在駐扎在印度的英國軍隊中流行,當時流行的玩法是黑球入袋(BlackPool)。這種玩法使用1個白球,15個紅球和1個黑球。1875年,駐扎在印度賈巴爾普爾的英國陸軍上校內維爾·張伯倫和他的戰友們覺
為你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