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麥,大麥,黑麥,裸麥,燕麥有什么區別?
小麥,大麥,黑麥,裸麥,燕麥有什么區別?
小麥屬禾本科,共有五個種,我國栽培的小麥品種主要屬于小麥通小麥種。1.根:小麥的根由種子根(又稱胚根,初生根)和次生根(又稱節根或不定根)組成。種子根有3-6條,在發芽時從胚軸下部陸續發生,第一真葉出現后即停止產生。次生根在分蘗開始以后,從分蘗節上發生。一般每生長一個分蘗,就在該分蘗節上長出1-2條次生根。分蘗具3片葉以上時,又可逐漸形成自己的根系,所以分蘗越多,根系越發達。
導讀小麥屬禾本科,共有五個種,我國栽培的小麥品種主要屬于小麥通小麥種。1.根:小麥的根由種子根(又稱胚根,初生根)和次生根(又稱節根或不定根)組成。種子根有3-6條,在發芽時從胚軸下部陸續發生,第一真葉出現后即停止產生。次生根在分蘗開始以后,從分蘗節上發生。一般每生長一個分蘗,就在該分蘗節上長出1-2條次生根。分蘗具3片葉以上時,又可逐漸形成自己的根系,所以分蘗越多,根系越發達。
![](https://img.51dongshi.com/20250105/wz/18498547852.jpg)
(一)小麥的形態特征小麥屬禾本科,共有五個種,我國栽培的小麥品種主要屬于小麥通小麥種。1. 根:小麥的根由種子根(又稱胚根,初生根)和次生根(又稱節根或不定根)組成。種子根有3-6條,在發芽時從胚軸下部陸續發生,第一真葉出現后即停止產生。次生根在分蘗開始以后,從分蘗節上發生。一般每生長一個分蘗,就在該分蘗節上長出1-2條次生根。分蘗具3片葉以上時,又可逐漸形成自己的根系,所以分蘗越多,根系越發達。2. 莖:小麥的莖細而直立,呈園筒形,富彈性。主莖一般有13-14個節間,冬小麥一般有9-14節,其中地上部節間伸長4-6個。近年推廣的矮桿抗倒品種,株高多為80-100cm。莖基部地表下由不伸長的節間、節和腋芽密集的節群構成分蘗節,每節葉腋內有分蘗芽,條件適宜可長成分蘗。分蘗節交識著大量以分枝互相段州如連會的維管束群,聯絡著根系和地上部,是苗期營養物質分配和運輸的樞紐,也是苗期養分貯藏器官,大量糖分累積在分蘗節,使細胞液濃度提高,苗期抗寒力增強。適宜的播種深度可使分蘗節在土中保持適宜深度,以利于貯藏養分和安全越冬,同時有利于分蘗的發生培育壯苗。3. 葉:小麥有以下幾種形式的葉子:(1)盾片(子葉);(2)胚芽鞘(鞘葉);(3)一般綠色營養葉(真葉);(4)分蘗上的先出葉(分蘗鞘);(5)花序上的穎、稃(變態葉)等。盾片即子葉,著生于胚的一側,不伸長。胚芽鞘是保護幼苗出土的器官,為一圓筒形葉鞘,具兩條脈紋,頂端有一小裂縫,真葉由此伸出。胚芽鞘的顏色有紅、綠兩種,但也有上部紅色,下部綠色者。分蘗鞘是位于真葉鞘之中包圍在腋芽外面的一個鞘形葉片,頂端開裂,分蘗從頂端伸出。真葉是正常的綠葉,由葉片、葉鞘、葉舌、葉耳組成。葉片狹長,左右不對稱;第一片葉頂端比較緊硬呈鈍形,其它各葉尖銳;老葉在距尖端3.5cm處有一收縮的葉束。葉鞘基部聯合,上部分開環抱莖桿,有加強莖桿強度,并具光合和貯藏養分的作用。葉舌位于葉片與葉鞘交界處,為葉鞘內表皮的延長部分,可防雨水、灰塵、害蟲侵入葉鞘。葉耳爪狀有茸毛,著生于葉片基部兩側,其顏色是鑒別跡隱品種的標志之一。主莖上的葉片數因品種,播期、氣候而不同,一般春性品種9-11葉,冬性品種12-14葉。在分蘗節上著生近根葉,伸長節上著生莖生葉4-6片。同一莖上葉片,自下而上漸次增長、增寬、倒二葉最長,倒一葉最寬,倒一葉又稱頂葉和旗葉。4. 穗和小花:(1)穗:小麥為穗狀花序,穗軸多個大頭朝上的楔形節片組成,整個穗軸呈曲折形。小穗無柄,著生在各穗軸節片的頂端,每個小穗又形成一短軸,叫小枝梗,小枝梗可分若干短節,每個短節上著生一朵小花,每個小穗有3-9朵小花。但一般僅下部兩朵小花戲院有結實。每個小穗基部,相對著生兩個穎片。(2)花:每朵小花的外面,有一個外穎和一個內穎,相互對生,外穎呈船形,頂端有芒或無芒,內穎呈鞋形,兩側包于外穎之內。外穎內倒,有兩個無色鱗片。每花有雄蕊3個,雌蕊1個。5. 果實和種子:小麥籽粒生產上叫種子,為一不開裂,含有單粒種子的穎果,籽粒顏色有紅、白兩種。小麥果實成熟時,其單粒種子的種皮與果皮緊密相連,不易分離。粒形卵圓,一側較平,其背面光滑,朝向內稃的一面有內陷的腹溝。籽粒頂端有短而堅韌的果毛。胚著生于果實背面基部,長度約為籽粒長的1/4-/1/3,位于腹溝相對的一側,外為明顯皺縮的籽實皮所握啟覆蓋。腹溝兩側叫做果頰,一般為圓形隆起狀態。(二)大麥形態特征及亞種識別大麥屬禾本科大麥屬,該屬有近30個種,但具經濟價值的僅栽培大麥一種。大麥包括有殼大麥(皮大麥)和裸大麥,通常說的大麥系指有殼大麥。裸大麥又叫裸麥,浙江一帶稱元麥,青藏等地叫青稞。大麥植株與小麥相似,莖稈較小麥柔軟,葉片較小麥略寬,顏色較淡,葉耳、葉舌較大。大麥花序屬穗狀花序,每節片上著生3個小穗,每個小穗僅有一朵小花。多數品種有芒,有的品種芒成帽狀鉤芒。大麥多數品種的籽粒皮在成熟時可分泌一種粘性物質,將內、外稃緊密結合,以致成熟后不能與籽粒分開,故常叫有殼大麥,而少數品種的籽粒皮不分泌粘性物質,籽粒與內外稃分離,故叫裸大麥。大麥籽粒中間較寬,兩端尖。大麥內稃基部有一退化小穗軸,叫做基刺或腹刺,形態隨品種不同而異。栽培大麥根據小穗發育特性和結實性,可分為三個亞種,即多棱大麥、中間型大麥和二梭大麥。1. 多棱大麥:每穗軸節片上三個小穗均能發育結實。按小穗排列位置和形狀特征,又可分為六棱大麥和四棱大麥兩個類型。(1)六棱大麥:穗軸節片短,著粒密,每穗軸片上三個小穗與穗軸所成的夾角大而相等,所以,從穗頂端俯視,可見穗上有六條穗棱,即穗橫斷面呈六角形,故稱六棱大麥。(2)四棱大麥:穗軸節片長,著粒稀,小穗間的間隔大。每節片上居中的一個小穗緊貼穗軸,其余兩個小穗與穗軸角度較大而向兩側伸展,故橫斷面呈四棱狀,稱為四棱大麥或稀六棱大麥。四棱大麥一般穗子較長,但籽粒大小不整齊,三分之一籽粒較大,三分之二籽粒較小。2. 中間型大麥:每穗軸節上有結實小穗1-3個。不整齊,無利用價值。3. 二棱大麥:每穗軸節上有三個小穗,僅中間一個小穗正常結實,整穗僅具兩行結實小穗,故稱二棱小麥。麥穗扁平,籽粒較大,整齊而飽滿。(三)黑麥的形態特征黑麥屬禾本科麥屬(Secale),學名為S. cereale L.,又名蕾麥和粗麥。黑麥屬有十幾個種,僅黑麥為栽培種,余為野生種。黑麥種子根有四條,根系發達,吸水能力強。芽鞘帶紫色或褐色,有毛。黑麥莖桿比大麥和小麥強韌不易倒伏,通常具5-6個伸長莖節。莖葉上常被蠟質,這是抗旱特性的表現。葉與小麥相似有毛,葉舌短,葉耳窄小,白色,有時缺少葉耳。花為穗狀花序,穗形比大小麥稍扁平。每一節上著生一個小穗,各小穗畢可孕。穗的頂端不著生小穗。每個小穗多含2個小花,或有3個小花,但中間不花不孕,故每小穗結實2粒。穎片狹長,披針形,邊緣有鋸齒。外稃寬闊,有隆脊,頂端延伸成一長芒,脊具密毛。內稃薄而鈍,具二脊,每花有雄蕊3枚,雌
小麥,大麥,黑麥,裸麥,燕麥有什么區別?
小麥屬禾本科,共有五個種,我國栽培的小麥品種主要屬于小麥通小麥種。1.根:小麥的根由種子根(又稱胚根,初生根)和次生根(又稱節根或不定根)組成。種子根有3-6條,在發芽時從胚軸下部陸續發生,第一真葉出現后即停止產生。次生根在分蘗開始以后,從分蘗節上發生。一般每生長一個分蘗,就在該分蘗節上長出1-2條次生根。分蘗具3片葉以上時,又可逐漸形成自己的根系,所以分蘗越多,根系越發達。
為你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