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安與魯迅先生的關(guān)系
朱安與魯迅先生的關(guān)系
盡管朱安并沒有受過太多教育,但她遵循三從四德,性格隱忍寬厚,默默無聞地度過一生。她的生活主要在婆婆、日本弟媳(羽太信子、羽太芳子)和許廣平之間游離,心中從未找到過真正的歸宿。1947年6月,朱安在北京孤獨地離世,享年69歲。她沒有子嗣,也沒有立碑。朱安的婚后生活可以這樣概括。1.第一次搬家:離開故土紹興。1906年,魯迅先生婚后前往日本,朱安便在紹興獨自陪伴婆婆魯瑞長達13年。1914年,朱安曾托人代筆向魯迅提出納妾的建議,但魯迅并未同意,并認為這一建議荒謬。那時,魯迅在蔡元培的幫助下,生活逐漸好轉(zhuǎn)。2.第二次搬家:遷入塔磚胡同61號。1923年夏天,因二弟周作人的一封信(涉及羽田信子事件),魯迅離開了八道灣,朱安暫時搬到了磚塔胡同。朱安本想借此機會與魯迅親近,但魯迅堅決選擇了分居。
導讀盡管朱安并沒有受過太多教育,但她遵循三從四德,性格隱忍寬厚,默默無聞地度過一生。她的生活主要在婆婆、日本弟媳(羽太信子、羽太芳子)和許廣平之間游離,心中從未找到過真正的歸宿。1947年6月,朱安在北京孤獨地離世,享年69歲。她沒有子嗣,也沒有立碑。朱安的婚后生活可以這樣概括。1.第一次搬家:離開故土紹興。1906年,魯迅先生婚后前往日本,朱安便在紹興獨自陪伴婆婆魯瑞長達13年。1914年,朱安曾托人代筆向魯迅提出納妾的建議,但魯迅并未同意,并認為這一建議荒謬。那時,魯迅在蔡元培的幫助下,生活逐漸好轉(zhuǎn)。2.第二次搬家:遷入塔磚胡同61號。1923年夏天,因二弟周作人的一封信(涉及羽田信子事件),魯迅離開了八道灣,朱安暫時搬到了磚塔胡同。朱安本想借此機會與魯迅親近,但魯迅堅決選擇了分居。
![](https://img.51dongshi.com/20250105/wz/18498424452.jpg)
朱安,魯迅先生的原配夫人,浙江紹興人。她在21歲時成為魯迅先生的議婚對象,然而直到29歲,兩人才在紹興完婚。婚后第四天,魯迅先生就離開了,前往日本,自此,朱安與魯迅先生成為了一對有名無實的夫妻。盡管朱安并沒有受過太多教育,但她遵循三從四德,性格隱忍寬厚,默默無聞地度過一生。她的生活主要在婆婆、日本弟媳(羽太信子、羽太芳子)和許廣平之間游離,心中從未找到過真正的歸宿。1947年6月,朱安在北京孤獨地離世,享年69歲。她沒有子嗣,也沒有立碑。朱安的婚后生活可以這樣概括:1. 第一次搬家:離開故土紹興。1906年,魯迅先生婚后前往日本,朱安便在紹興獨自陪伴婆婆魯瑞長達13年。1914年,朱安曾托人代筆向魯迅提出納妾的建議,但魯迅并未同意,并認為這一建議荒謬。那時,魯迅在蔡元培的幫助下,生活逐漸好轉(zhuǎn)。2. 第二次搬家:遷入塔磚胡同61號。1923年夏天,因二弟周作人的一封信(涉及羽田信子事件),魯迅離開了八道灣,朱安暫時搬到了磚塔胡同。朱安本想借此機會與魯迅親近,但魯迅堅決選擇了分居。3. 第三次搬家:魯迅臨時租賃了塔磚胡同61號,半年后,他購置了阜成門內(nèi)西敗祥桐三條胡同21號住宅,即現(xiàn)在的魯迅故居。直到1926年8月,魯迅離開北京,前往廈門大學任教,朱安一直陪伴婆婆魯瑞在此地度過余生。魯迅先生其實希望朱安能夠重新開始生活,但她已經(jīng)40多歲,而且婆婆也喜歡她,所以她選擇了留在周家。
朱安與魯迅先生的關(guān)系
盡管朱安并沒有受過太多教育,但她遵循三從四德,性格隱忍寬厚,默默無聞地度過一生。她的生活主要在婆婆、日本弟媳(羽太信子、羽太芳子)和許廣平之間游離,心中從未找到過真正的歸宿。1947年6月,朱安在北京孤獨地離世,享年69歲。她沒有子嗣,也沒有立碑。朱安的婚后生活可以這樣概括。1.第一次搬家:離開故土紹興。1906年,魯迅先生婚后前往日本,朱安便在紹興獨自陪伴婆婆魯瑞長達13年。1914年,朱安曾托人代筆向魯迅提出納妾的建議,但魯迅并未同意,并認為這一建議荒謬。那時,魯迅在蔡元培的幫助下,生活逐漸好轉(zhuǎn)。2.第二次搬家:遷入塔磚胡同61號。1923年夏天,因二弟周作人的一封信(涉及羽田信子事件),魯迅離開了八道灣,朱安暫時搬到了磚塔胡同。朱安本想借此機會與魯迅親近,但魯迅堅決選擇了分居。
為你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