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蘭特和巴特勒都是先簽后換,為什么都不簽五年呢?
杜蘭特和巴特勒都是先簽后換,為什么都不簽五年呢?
根據NBA的勞資協議,自由球員只有在與母隊使用鳥權續約的情況下,才能簽訂一份最長為五年的合同。如果沒有鳥權,無論是留在母隊還是加盟其他球隊,都只能簽訂一份最長為四年的合同。此外,先簽后換的合同長度也被規定在三年到四年的范圍內。自由球員無論是直接簽約還是先簽后換,所能獲得的四年合同薪資數額是一樣的。當先簽后換和直接簽約的薪資相同時,除非有特殊情況,否則很少有人會選擇先簽后換,因為這對他們來說是不利的。這是因為先簽后換意味著自由球員的新東家需要完成交易匹配,這意味著必須送出相應的籌碼。
導讀根據NBA的勞資協議,自由球員只有在與母隊使用鳥權續約的情況下,才能簽訂一份最長為五年的合同。如果沒有鳥權,無論是留在母隊還是加盟其他球隊,都只能簽訂一份最長為四年的合同。此外,先簽后換的合同長度也被規定在三年到四年的范圍內。自由球員無論是直接簽約還是先簽后換,所能獲得的四年合同薪資數額是一樣的。當先簽后換和直接簽約的薪資相同時,除非有特殊情況,否則很少有人會選擇先簽后換,因為這對他們來說是不利的。這是因為先簽后換意味著自由球員的新東家需要完成交易匹配,這意味著必須送出相應的籌碼。
![](https://img.51dongshi.com/20250105/wz/18494260752.jpg)
在過去的自由球員轉會中,先簽后換是一種常見的操作,因為它能夠讓球員獲得最大的經濟利益。然而,自從2011年NBA停擺后,新的勞資協議規定,先簽后換和直接簽約的薪資是一樣的。因此,自那時起,自由球員轉會的先簽后換操作就變得很少見。根據NBA的勞資協議,自由球員只有在與母隊使用鳥權續約的情況下,才能簽訂一份最長為五年的合同。如果沒有鳥權,無論是留在母隊還是加盟其他球隊,都只能簽訂一份最長為四年的合同。此外,先簽后換的合同長度也被規定在三年到四年的范圍內。自由球員無論是直接簽約還是先簽后換,所能獲得的四年合同薪資數額是一樣的。當先簽后換和直接簽約的薪資相同時,除非有特殊情況,否則很少有人會選擇先簽后換,因為這對他們來說是不利的。這是因為先簽后換意味著自由球員的新東家需要完成交易匹配,這意味著必須送出相應的籌碼。以巴特勒的先簽后換加盟熱火為例:巴特勒通過先簽后換的方式簽訂了一份四年1.42億美元的合同,而熱火為了得到他也付出了懷特塞德、約什-理查德森和一個未來的首輪簽作為交易籌碼。如果熱火能夠直接簽下巴特勒,他們就不需要付出這些籌碼。球員加盟新球隊時,通常希望新東家能夠保持球隊的競爭力。然而,在當前規則下,先簽后換不僅不能使球員的利益最大化,還可能導致新東家失去重要的籌碼。此外,NBA的先簽后換規定還有一個限制:從2013-14賽季開始,通過先簽后換得到的球員,新東家在操作后的薪水不能超過土豪線。但是,如果該球隊在操作前已經超過土豪線,但先簽后換后薪水降低到土豪線以下,那么交易是可以成立的。綜上所述,先簽后換在當今NBA已經不再流行。杜蘭特去年先簽后換加盟籃網和巴特勒先簽后換加盟熱火都是罕見的例子。實際上,如果籃網和熱火有足夠的薪資空間,他們也不會選擇先簽后換。
杜蘭特和巴特勒都是先簽后換,為什么都不簽五年呢?
根據NBA的勞資協議,自由球員只有在與母隊使用鳥權續約的情況下,才能簽訂一份最長為五年的合同。如果沒有鳥權,無論是留在母隊還是加盟其他球隊,都只能簽訂一份最長為四年的合同。此外,先簽后換的合同長度也被規定在三年到四年的范圍內。自由球員無論是直接簽約還是先簽后換,所能獲得的四年合同薪資數額是一樣的。當先簽后換和直接簽約的薪資相同時,除非有特殊情況,否則很少有人會選擇先簽后換,因為這對他們來說是不利的。這是因為先簽后換意味著自由球員的新東家需要完成交易匹配,這意味著必須送出相應的籌碼。
為你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