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舍,原名舒慶春,字舍予,滿族人士,1899年2月3日生于北京。其名“慶春”寓意迎接春天的到來及其帶來的美好前景。少年時期,老舍將名號改為舒舍予,其中“舍予”意味著無私無我,體現了其超越自我的精神追求。1926年,他發表第一部長篇小說《老張的哲學》,首次啟用“老舍”這一筆名。筆名“老舍”由“舍予”演變而來,去“予”字而加“老”,不僅意味著年齡的長久,更象征著其文學創作的恒久不變,寓意永遠舍棄自我。老舍以“老舍”筆名創作了眾多文學作品,廣受歡迎,人們往往只知老舍而不知舒慶春。他勤勉不懈,一生被譽為文藝界的“勞動模范”,其言:“我終年是在拼命寫作,無論發表與否,我都要每天觸摸一下筆?!闭沁@種不懈努力,孕育了《駱駝祥子》、《四世同堂》、《茶館》、《龍須溝》等杰作,使他榮獲“人民藝術家”的美譽?!?/div>
老舍,原名舒慶春,字舍予,滿族人士,1899年2月3日生于北京。其名“慶春”寓意迎接春天的到來及其帶來的美好前景。少年時期,老舍將名號改為舒舍予,其中“舍予”意味著無私無我,體現了其超越自我的精神追求。1926年,他發表第一部長篇小說《老張的哲學》,首次啟用“老舍”這一筆名。筆名“老舍”由“舍予”演變而來,去“予”字而加“老”,不僅意味著年齡的長久,更象征著其文學創作的恒久不變,寓意永遠舍棄自我。老舍以“老舍”筆名創作了眾多文學作品,廣受歡迎,人們往往只知老舍而不知舒慶春。他勤勉不懈,一生被譽為文藝界的“勞動模范”,其言:“我終年是在拼命寫作,無論發表與否,我都要每天觸摸一下筆。”正是這種不懈努力,孕育了《駱駝祥子》、《四世同堂》、《茶館》、《龍須溝》等杰作,使他榮獲“人民藝術家”的美譽。“舍予”與“老舍”均成為其無私奉獻精神的象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