玻璃石是從什么地方來的?
玻璃石是從什么地方來的?
這些天然玻璃質石塊的形狀多樣,包括水滴狀、球狀、棒狀、薄管狀、平板狀,也有啞鈴狀、鈕扣狀、餅狀、瓦片狀等,但以厚的碎核桃殼狀、薄片狀和不規則狀最為常見。它們的顏色從黃色、綠色到橄欖褐色,直至幾乎不透明的暗褐色和黑色。在一些海底鉆孔巖芯里,還發現過一種微小的玻璃質球體。早在石器時代,人類就曾使用它們來制造工具。18世紀時,有人認為它們是史前人類制造的玻璃遺跡,后來又有人猜測它們是雷電的產物。1844年,英國著名生物學家達爾文在澳大利亞旅行時,得到一塊鈕扣狀的玻璃質石頭,他確信這是火山噴發形成的一種黑曜巖,后世稱之為達爾文石或達爾文玻璃。
導讀這些天然玻璃質石塊的形狀多樣,包括水滴狀、球狀、棒狀、薄管狀、平板狀,也有啞鈴狀、鈕扣狀、餅狀、瓦片狀等,但以厚的碎核桃殼狀、薄片狀和不規則狀最為常見。它們的顏色從黃色、綠色到橄欖褐色,直至幾乎不透明的暗褐色和黑色。在一些海底鉆孔巖芯里,還發現過一種微小的玻璃質球體。早在石器時代,人類就曾使用它們來制造工具。18世紀時,有人認為它們是史前人類制造的玻璃遺跡,后來又有人猜測它們是雷電的產物。1844年,英國著名生物學家達爾文在澳大利亞旅行時,得到一塊鈕扣狀的玻璃質石頭,他確信這是火山噴發形成的一種黑曜巖,后世稱之為達爾文石或達爾文玻璃。
![](https://img.51dongshi.com/20250105/wz/18494327752.jpg)
在我國雷州半島的湛江市、海康縣和徐聞縣境內,以及海南島東北海岸的文昌縣至瓊??h一帶,每當雷雨過后,沖刷過的曠野里偶爾能拾到一種杏子大小的黑色玻璃質石塊。這些石塊一般長數毫米到十厘米,重量從幾克到一二十克不等,最重的甚至有百余克。這些天然玻璃質石塊的形狀多樣,包括水滴狀、球狀、棒狀、薄管狀、平板狀,也有啞鈴狀、鈕扣狀、餅狀、瓦片狀等,但以厚的碎核桃殼狀、薄片狀和不規則狀最為常見。它們的顏色從黃色、綠色到橄欖褐色,直至幾乎不透明的暗褐色和黑色。在一些海底鉆孔巖芯里,還發現過一種微小的玻璃質球體。早在石器時代,人類就曾使用它們來制造工具。18世紀時,有人認為它們是史前人類制造的玻璃遺跡,后來又有人猜測它們是雷電的產物。1844年,英國著名生物學家達爾文在澳大利亞旅行時,得到一塊鈕扣狀的玻璃質石頭,他確信這是火山噴發形成的一種黑曜巖,后世稱之為達爾文石或達爾文玻璃。這種奇怪的石頭表面往往帶有刻痕或流動條紋,與火山彈類似,也暗示了它們可能是火山噴發的產物。有趣的是,玻璃石在地球上并非隨意散布,而是很有“選擇性”的,主要集中散布在南北緯50°之間的四個地區。而且出現在每個地區的玻璃石的化學組成和外形上都有相似之處,“年齡”也都是一致的?;鹕匠梢蛘f無法解釋玻璃石的分布特點。因為地球上火山的分布與四個散布區并不吻合,火山的噴發時間也不是集中在上述四個特定時期。十九世紀時,已經有人推想它可能是一種隕石物質??墒侨祟悮v史上所看到的自天而降的隕石只有三種:鐵隕石、石隕石和石鐵隕石,從來沒看見過玻璃隕石的墜落。再說玻璃隕石的二氧化硅含量非常高,一般達70%~80%,最高達98%,與地球上的酸性火成巖、石英砂巖接近,與普通隕石的成分則完全不同。而且隕石的年齡多在30~40億年以上,而玻璃隕石非常年輕,最老的也只有34.5百萬年。
玻璃石是從什么地方來的?
這些天然玻璃質石塊的形狀多樣,包括水滴狀、球狀、棒狀、薄管狀、平板狀,也有啞鈴狀、鈕扣狀、餅狀、瓦片狀等,但以厚的碎核桃殼狀、薄片狀和不規則狀最為常見。它們的顏色從黃色、綠色到橄欖褐色,直至幾乎不透明的暗褐色和黑色。在一些海底鉆孔巖芯里,還發現過一種微小的玻璃質球體。早在石器時代,人類就曾使用它們來制造工具。18世紀時,有人認為它們是史前人類制造的玻璃遺跡,后來又有人猜測它們是雷電的產物。1844年,英國著名生物學家達爾文在澳大利亞旅行時,得到一塊鈕扣狀的玻璃質石頭,他確信這是火山噴發形成的一種黑曜巖,后世稱之為達爾文石或達爾文玻璃。
為你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