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掌握小麥的最佳收獲期
如何掌握小麥的最佳收獲期
1.蠟熟初期,小麥籽粒的背面開始呈現黃白色,腹溝呈黃綠色。此時,籽粒內部的乳狀液已開始濃縮,但仍然可以擠出。穎殼上部及穗頸開始轉黃,大部分葉片也開始變黃,頂部1至2片葉仍保持綠色。2.蠟熟中期,籽粒全面變黃,柔軟且有彈性。用手指甲輕易掐斷籽粒,千粒重接近或達到最大值。莖稈頂部完全變黃,穎殼基部仍保持綠色。在這個階段,有芒的麥穗開始炸芒,麥稈仍保持彈性。3.蠟熟末期,植株整體呈黃色,莖稈保持一定彈性。籽粒的形狀和顏色與原品種特征一致,手指甲不易掐出痕跡,千粒重達到最大值。此期間,植株的含氮物質和可溶性碳水化合物繼續從莖葉向籽粒輸送,直至蠟熟末期才停止,此時籽粒含水量已降至20%至30%。
導讀1.蠟熟初期,小麥籽粒的背面開始呈現黃白色,腹溝呈黃綠色。此時,籽粒內部的乳狀液已開始濃縮,但仍然可以擠出。穎殼上部及穗頸開始轉黃,大部分葉片也開始變黃,頂部1至2片葉仍保持綠色。2.蠟熟中期,籽粒全面變黃,柔軟且有彈性。用手指甲輕易掐斷籽粒,千粒重接近或達到最大值。莖稈頂部完全變黃,穎殼基部仍保持綠色。在這個階段,有芒的麥穗開始炸芒,麥稈仍保持彈性。3.蠟熟末期,植株整體呈黃色,莖稈保持一定彈性。籽粒的形狀和顏色與原品種特征一致,手指甲不易掐出痕跡,千粒重達到最大值。此期間,植株的含氮物質和可溶性碳水化合物繼續從莖葉向籽粒輸送,直至蠟熟末期才停止,此時籽粒含水量已降至20%至30%。
小麥的最佳收獲期通常在蠟熟期,這一時期可以進一步細分為初期、中期和末期。1. 蠟熟初期,小麥籽粒的背面開始呈現黃白色,腹溝呈黃綠色。此時,籽粒內部的乳狀液已開始濃縮,但仍然可以擠出。穎殼上部及穗頸開始轉黃,大部分葉片也開始變黃,頂部1至2片葉仍保持綠色。2. 蠟熟中期,籽粒全面變黃,柔軟且有彈性。用手指甲輕易掐斷籽粒,千粒重接近或達到最大值。莖稈頂部完全變黃,穎殼基部仍保持綠色。在這個階段,有芒的麥穗開始炸芒,麥稈仍保持彈性。3. 蠟熟末期,植株整體呈黃色,莖稈保持一定彈性。籽粒的形狀和顏色與原品種特征一致,手指甲不易掐出痕跡,千粒重達到最大值。此期間,植株的含氮物質和可溶性碳水化合物繼續從莖葉向籽粒輸送,直至蠟熟末期才停止,此時籽粒含水量已降至20%至30%。4. 完熟期(黃熟期),植株已停止干物質積累,麥稈逐漸失去彈性,穗部開始傾斜。籽粒含水量進一步降低,千粒重略有下降。在蠟熟期的中期和末期,是小麥最佳收獲期。這個時期是保持小麥籽粒產量和品質最優的階段。適宜在這個時期內盡早收獲,不宜延遲。延遲到完熟期收獲可能導致產量和品質下降,以及落粒、穗發芽等損失。試驗證明,小麥在完熟期收獲相較于蠟熟期收獲,可能減產約23%,淀粉和蛋白質含量下降約5%。相反,過早收獲會導致莖葉中的可溶性物質不能充分輸入籽粒,使籽粒灌漿不充分,從而減產和降低品質。因此,小麥的最佳收獲期應選擇蠟熟期中的中期和末期,以確保豐產豐收。
如何掌握小麥的最佳收獲期
1.蠟熟初期,小麥籽粒的背面開始呈現黃白色,腹溝呈黃綠色。此時,籽粒內部的乳狀液已開始濃縮,但仍然可以擠出。穎殼上部及穗頸開始轉黃,大部分葉片也開始變黃,頂部1至2片葉仍保持綠色。2.蠟熟中期,籽粒全面變黃,柔軟且有彈性。用手指甲輕易掐斷籽粒,千粒重接近或達到最大值。莖稈頂部完全變黃,穎殼基部仍保持綠色。在這個階段,有芒的麥穗開始炸芒,麥稈仍保持彈性。3.蠟熟末期,植株整體呈黃色,莖稈保持一定彈性。籽粒的形狀和顏色與原品種特征一致,手指甲不易掐出痕跡,千粒重達到最大值。此期間,植株的含氮物質和可溶性碳水化合物繼續從莖葉向籽粒輸送,直至蠟熟末期才停止,此時籽粒含水量已降至20%至30%。
為你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