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論干貨:綜合分析評價類題型——表態非千篇一律
申論干貨:綜合分析評價類題型——表態非千篇一律
1.表明態度的第一步是理解評價對象的實質。評價對象通常分為兩類:主觀觀點和客觀社會現象。例如,對于吉林省2018年甲級考試中的題目:“W認為,‘收縮’至少不是一個貶義詞”,考生需分析“收縮”這個詞的性質,它可能屬于褒義詞或中性詞,都有積極的含義。因此,只需尋找與“收縮”相關的積極材料內容,即可支持這個觀點。2.表明態度的第二步是規范且簡潔地表達。這一步驟僅需簡單展示觀點立場,無需論證。應避免使用含糊不清或模棱兩可的表述,如“我們應該正確看待這一現象”,這種表述沒有實際意義。應使用明確的語言表達態度,如“這個觀點是正確的”、“錯誤的”、“有合理之處,但也有不合理之處”等。
導讀1.表明態度的第一步是理解評價對象的實質。評價對象通常分為兩類:主觀觀點和客觀社會現象。例如,對于吉林省2018年甲級考試中的題目:“W認為,‘收縮’至少不是一個貶義詞”,考生需分析“收縮”這個詞的性質,它可能屬于褒義詞或中性詞,都有積極的含義。因此,只需尋找與“收縮”相關的積極材料內容,即可支持這個觀點。2.表明態度的第二步是規范且簡潔地表達。這一步驟僅需簡單展示觀點立場,無需論證。應避免使用含糊不清或模棱兩可的表述,如“我們應該正確看待這一現象”,這種表述沒有實際意義。應使用明確的語言表達態度,如“這個觀點是正確的”、“錯誤的”、“有合理之處,但也有不合理之處”等。
![](https://img.51dongshi.com/20250105/wz/18496455652.jpg)
綜合分析評價類題型在國省考申論中占據重要地位,尤其是近年來,如吉林省在2018年的甲級和乙級考試中均出現了此題型。因此,備考時應將其作為學習的焦點。評價類答題通常分為三個層次:表明態度、提供論據、得出結論或提出建議。在閱卷時,評卷人首先注意到的是考生對評價對象的態度。若態度錯誤或不準確,后續的論據和結論將失去基礎,影響得分。因此,態度的表達至關重要。1. 表明態度的第一步是理解評價對象的實質。評價對象通常分為兩類:主觀觀點和客觀社會現象。例如,對于吉林省2018年甲級考試中的題目:“W認為,‘收縮’至少不是一個貶義詞”,考生需分析“收縮”這個詞的性質,它可能屬于褒義詞或中性詞,都有積極的含義。因此,只需尋找與“收縮”相關的積極材料內容,即可支持這個觀點。2. 表明態度的第二步是規范且簡潔地表達。這一步驟僅需簡單展示觀點立場,無需論證。應避免使用含糊不清或模棱兩可的表述,如“我們應該正確看待這一現象”,這種表述沒有實際意義。應使用明確的語言表達態度,如“這個觀點是正確的”、“錯誤的”、“有合理之處,但也有不合理之處”等??偨Y:遵循申論的基本作答原則,即仔細審題、快速作答。理解問題的本質,規范表達,確保在綜合分析評價試題中準確表態,從而穩固得分。練習是關鍵,結合理論和實際案例,反復練習,以提高解題能力。詳情
申論干貨:綜合分析評價類題型——表態非千篇一律
1.表明態度的第一步是理解評價對象的實質。評價對象通常分為兩類:主觀觀點和客觀社會現象。例如,對于吉林省2018年甲級考試中的題目:“W認為,‘收縮’至少不是一個貶義詞”,考生需分析“收縮”這個詞的性質,它可能屬于褒義詞或中性詞,都有積極的含義。因此,只需尋找與“收縮”相關的積極材料內容,即可支持這個觀點。2.表明態度的第二步是規范且簡潔地表達。這一步驟僅需簡單展示觀點立場,無需論證。應避免使用含糊不清或模棱兩可的表述,如“我們應該正確看待這一現象”,這種表述沒有實際意義。應使用明確的語言表達態度,如“這個觀點是正確的”、“錯誤的”、“有合理之處,但也有不合理之處”等。
為你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