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兆子癇通常由中度妊娠高血壓綜合征演變而來,除了高血壓、浮腫、蛋白尿的癥狀之外,還伴有頭痛、頭暈、視力模糊、胸悶、惡心等不適。如果不及時治療,患者可能會突然抽搐或陷入昏迷,這種情況稱為子癇。子癇發作時,母體的生命安全受到極大威脅,抽搐的頻率越高,預后越差。抽搐可發生在妊娠期、分娩過程中或產后,分別被稱為產前子癇、產時子癇和產后子癇。子癇發作時,患者的眼球固定,凝視前方,瞳孔放大,口角和面部抽搐。隨后,四肢、軀干變得僵硬。幾秒鐘后,眼瞼和牙關開始忽開忽合,全身肌肉開始強烈抽搐,口吐白沫,舌頭常因咬破而出血,眼球向上翻,呼吸急促,面色青紫。大約1到2分鐘后,患者會深吸一口氣,抽搐逐漸停止,可能會發生大小便失禁。輕度患者可能在幾分鐘內恢復意識,但若治療不當,則可能反復發作。子癇發作過程中,可能會出現多種并發癥,如早產和胎盤早期剝離,甚至可能導致胎兒在子宮內死亡。因此,必須加強防治工作。在先兆子癇階段,患者血壓通常會超過160/100毫米汞柱(21.2/13.3kPa)。此階段很短,若未處理,將迅速發展為子癇。因此,先兆子癇應住院治療或全天休息。休息環境需保持安靜,避免噪音,使患者能夠安心休養。經過治療,需要降低血壓、消除水腫、提高胎兒存活率,防止胎盤早剝。如果發生子癇,必須迅速進行急救。首先將患者移至安靜、黑暗的房間,避免任何不良刺激,如聲音和光線。讓患者頭部偏向一側,便于口涎流出。使用紗布包裹的壓舌板或筷子放在臼齒之間,防止抽搐時咬傷舌頭。如果有條件,應迅速給予氧氣。同時,請醫生及時進行搶救。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