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個圖案是頭,第三個圖案是足的,是什么成語?
第一個圖案是頭,第三個圖案是足的,是什么成語?
2、披頭跣足:拼音為pī tóu xiǎn zú,形容十分狼狽或貧困潦倒的樣子。例句:剛才見甘夫人披頭跣足,相隨一伙百姓婦女,投南而走。3、評頭論足:拼音為píng tóu lùn zú,原指輕浮地議論婦女的容貌,現也比喻任意挑剔。例句:也許不應該對廣告業評頭論足,而是需要加強廣告法。4、頭足倒置:拼音為tóu zú dào zhì,比喻顛倒事物的主次關系。例句:但是,僅僅有事后的調研論證據,那就未免頭足倒置了。5、賣頭賣腳:拼音為mài tóu mài jiǎo,猶言拋頭露面,原指婦女出現在大庭廣眾之中,現指公開露面。出處:清·曹雪芹《紅樓夢》第六回:“我們姑娘年輕的媳婦,也難賣頭賣腳的,倒還是舍了我這付老臉去碰碰。”。
導讀2、披頭跣足:拼音為pī tóu xiǎn zú,形容十分狼狽或貧困潦倒的樣子。例句:剛才見甘夫人披頭跣足,相隨一伙百姓婦女,投南而走。3、評頭論足:拼音為píng tóu lùn zú,原指輕浮地議論婦女的容貌,現也比喻任意挑剔。例句:也許不應該對廣告業評頭論足,而是需要加強廣告法。4、頭足倒置:拼音為tóu zú dào zhì,比喻顛倒事物的主次關系。例句:但是,僅僅有事后的調研論證據,那就未免頭足倒置了。5、賣頭賣腳:拼音為mài tóu mài jiǎo,猶言拋頭露面,原指婦女出現在大庭廣眾之中,現指公開露面。出處:清·曹雪芹《紅樓夢》第六回:“我們姑娘年輕的媳婦,也難賣頭賣腳的,倒還是舍了我這付老臉去碰碰。”。
![](https://img.51dongshi.com/20250105/wz/18492890752.jpg)
1、科頭跣足:拼音為kē tóu xiǎn zú,意思是不戴帽子,光著腳。形容形象狼狽或者生活困苦。例句:江心島中是一位老者,科頭跣足,白發蕭然。2、披頭跣足:拼音為pī tóu xiǎn zú,形容十分狼狽或貧困潦倒的樣子。例句:剛才見甘夫人披頭跣足,相隨一伙百姓婦女,投南而走。3、評頭論足:拼音為píng tóu lùn zú,原指輕浮地議論婦女的容貌,現也比喻任意挑剔。例句:也許我們不應該對廣告業評頭論足,而是需要加強廣告法。4、頭足倒置:拼音為tóu zú dào zhì,比喻顛倒事物的主次關系。例句:但是,僅僅有事后的調研論證據,那就未免頭足倒置了。5、賣頭賣腳:拼音為mài tóu mài jiǎo,猶言拋頭露面,原指婦女出現在大庭廣眾之中,現指公開露面。出處:清·曹雪芹《紅樓夢》第六回:“我們姑娘年輕的媳婦,也難賣頭賣腳的,倒還是舍了我這付老臉去碰碰。”6、蓬頭赤腳:拼音為péng tóu chì jiǎo,頭發蓬亂,光著腳丫。形容未經修飾很不整齊的樣子。例句:一個十分高大的漢子坐在床上,蓬頭赤腳,長發已拖到了地上。7、頭重腳輕:拼音為tóu zhòng jiǎo qīng,頭腦發脹,腳下無力。形容身體不適。也比喻基礎不牢固。例句:我派他們寫文章要首尾一致,不要頭重腳輕。8、縮頭縮腳:拼音為suō tóu suō jiǎo,形容畏縮、膽怯。例句:那農婦不敢吱聲,縮頭縮腳的收拾起滾了一地的東西躲到一旁。詳情
第一個圖案是頭,第三個圖案是足的,是什么成語?
2、披頭跣足:拼音為pī tóu xiǎn zú,形容十分狼狽或貧困潦倒的樣子。例句:剛才見甘夫人披頭跣足,相隨一伙百姓婦女,投南而走。3、評頭論足:拼音為píng tóu lùn zú,原指輕浮地議論婦女的容貌,現也比喻任意挑剔。例句:也許不應該對廣告業評頭論足,而是需要加強廣告法。4、頭足倒置:拼音為tóu zú dào zhì,比喻顛倒事物的主次關系。例句:但是,僅僅有事后的調研論證據,那就未免頭足倒置了。5、賣頭賣腳:拼音為mài tóu mài jiǎo,猶言拋頭露面,原指婦女出現在大庭廣眾之中,現指公開露面。出處:清·曹雪芹《紅樓夢》第六回:“我們姑娘年輕的媳婦,也難賣頭賣腳的,倒還是舍了我這付老臉去碰碰。”。
為你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