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51dongshi.com/20250106/wz/18457066952.jpg)
雙減政策對教師的影響有利有弊,具體影響如下。(1)加強作業完成指導,教師要認真批改作業,及時做好反饋加強面批講解,認真分析學情做好答疑輔導。不得要求學生自批自改作業。布置作業要分層、彈性化、個性化,意味著學生的作業會大部分在校內完成,教師要承擔對學生的作業指導、課業輔導,學校教育職能凸顯,教師所發揮的作用將更加巨大。而學校本身要面對的考核、對素質教育的踐行等,因此這就給學校一個訊號:學校要搞好教育,師資隊伍亟待優化。(2)課后服務一般由本校教師承擔,也可聘請退休教師、具備資質的社會專業人員或志愿者提供。教育部門可組織區域內優秀教師到師資力量薄弱的學校開展課后服務。依法依規嚴肅查處教師校外有償補課行為,直至撤銷教師資格。素質教育真正轉向了實施面,學校提供多樣化服務、促進學生的個性和全面發展。當然,這也是在告訴非學科的教師,如音體美專業的教師們,非學科培訓的春天到來了。調查表明,深圳發布體育考試加分后,體育培訓行業爆火,一課難求。從這當中既能看到這條政策對教育的導向如何,也能看到未來教師行業,必然是學科教師和非學科教師同樣重要,不再有“主科”“副科”之分。(3)規范體制內公立老師的所作所為,作出為人師表的正面形象。教育公平,所有孩子都站在同一起跑線上。而教育公平的背后所帶來的就是既然所有孩子都站在同一起跑線上,缺少了校外培訓的加持,一些學習較弱的孩子也許會在未來走向職業學校,來鍛煉職業技能。一方面成為專能型人才,另一方面國家的人才更加多樣化,從而促進各項行業產業發展,避免造成行業產業發展的傾斜化。當然對很多關注教師行業的同學來說,這一條政策對行業產生的沖擊就是:校外培訓機構的大幅轉型、縮水也許會使各培訓機構教師面臨“下崗潮”,那么此時這些老師會轉向尋求編制,教師編制考試競爭增大、有可能會造成編制崗減少、合同制增多。但各地必在近年間必然會頻發公告招聘教師。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義務教育法》第二十條 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根據需要,為具有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規定的嚴重不良行為的適齡少年設置專門的學校實施義務教育。第二十一條 對未完成義務教育的未成年犯和被采取強制性教育措施的未成年人應當進行義務教育,所需經費由人民政府予以保障。第二十二條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及其教育行政部門應當促進學校均衡發展,縮小學校之間辦學條件的差距,不得將學校分為重點學校和非重點學校。學校不得分設重點班和非重點班。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及其教育行政部門不得以任何名義改變或者變相改變公辦學校的性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