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單位交社保需要什么材料
新單位交社保需要什么材料
1,填報《社會保險登記表》和《企業員工參加社會保險申報表》。2,企業營業執照復印件(驗原件)。3,企業組織機構統一代碼證書復印件(驗原件)。4,托收社保費的開戶銀行印鑒卡及復印件或開戶銀行證明。5,首次參保員工的身份證復印件。6,屬新招調入員工(含復、退、轉業軍人或畢業分配)首次參保,須提供市(區)有調入權限部門批準的調令(軍隊轉業干部行政介紹信),或畢業生分配介紹信或招工審批表的復印件(驗原件);隨遷入戶的須提供戶口簿復印件(驗原件)。7,首次參保員工,每人需提供市公安機關認可的第二代身份證聯網照相館的數碼照回執,用于制作《勞動保障卡》。一、單位不繳納社保怎么辦。1、以單位違法為由,解除勞動合同,要求支付經濟補償。2、未依法繳納社保導致勞動者損失的,可以要求用人單位賠償損失。
導讀1,填報《社會保險登記表》和《企業員工參加社會保險申報表》。2,企業營業執照復印件(驗原件)。3,企業組織機構統一代碼證書復印件(驗原件)。4,托收社保費的開戶銀行印鑒卡及復印件或開戶銀行證明。5,首次參保員工的身份證復印件。6,屬新招調入員工(含復、退、轉業軍人或畢業分配)首次參保,須提供市(區)有調入權限部門批準的調令(軍隊轉業干部行政介紹信),或畢業生分配介紹信或招工審批表的復印件(驗原件);隨遷入戶的須提供戶口簿復印件(驗原件)。7,首次參保員工,每人需提供市公安機關認可的第二代身份證聯網照相館的數碼照回執,用于制作《勞動保障卡》。一、單位不繳納社保怎么辦。1、以單位違法為由,解除勞動合同,要求支付經濟補償。2、未依法繳納社保導致勞動者損失的,可以要求用人單位賠償損失。
![](https://img.51dongshi.com/20250106/wz/18457028552.jpg)
公司給員工辦理社保需要準備的資料:1,填報《社會保險登記表》和《企業員工參加社會保險申報表》;2,企業營業執照復印件(驗原件);3,企業組織機構統一代碼證書復印件(驗原件);4,托收社保費的開戶銀行印鑒卡及復印件或開戶銀行證明;5,首次參保員工的身份證復印件;6,屬新招調入員工(含復、退、轉業軍人或畢業分配)首次參保,須提供市(區)有調入權限部門批準的調令(軍隊轉業干部行政介紹信),或畢業生分配介紹信或招工審批表的復印件(驗原件);隨遷入戶的須提供戶口簿復印件(驗原件);7,首次參保員工,每人需提供市公安機關認可的第二代身份證聯網照相館的數碼照回執,用于制作《勞動保障卡》。一、單位不繳納社保怎么辦1、以單位違法為由,解除勞動合同,要求支付經濟補償。2、未依法繳納社保導致勞動者損失的,可以要求用人單位賠償損失。3、向社保機構舉報,要求用人單位補繳社保。公司為員工購買社保,那么相應的手續自然就需要公司辦理,這個時候就要求按照規定準備好相應的材料。而有的公司可能并不會為員工購買社保,首先肯定這是一種違法行為,而員工則可以以此為由解除勞動合同,同時要求公司作出經濟補償。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第三十八條用人單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勞動者可以解除勞動合同:(一)未按照勞動合同約定提供勞動保護或者勞動條件的;(二)未及時足額支付勞動報酬的;(三)未依法為勞動者繳納社會保險費的;(四)用人單位的規章制度違反法律、法規的規定,損害勞動者權益的;(五)因本法第二十六條第一款規定的情形致使勞動合同無效的;(六)法律、行政法規規定勞動者可以解除勞動合同的其他情形。用人單位以暴力、威脅或者非法限制人身自由的手段強迫勞動者勞動的,或者用人單位違章指揮、強令冒險作業危及勞動者人身安全的,勞動者可以立即解除勞動合同,不需事先告知用人單位?!吨腥A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險法》第八十五條 用人單位未按時足額繳納社會保險費的,由社會保險費征收機構責令限期繳納或者補足,并自欠繳之日起,按日加收萬分之五的滯納金;逾期仍不繳納的,由有關行政部門處欠繳數額一倍以上三倍以下的罰款。 社保補繳后拖欠的社??铐椷M入勞動者的社保賬戶,最終勞動者受益,但是實務中很多勞動者不重視這項權益。
新單位交社保需要什么材料
1,填報《社會保險登記表》和《企業員工參加社會保險申報表》。2,企業營業執照復印件(驗原件)。3,企業組織機構統一代碼證書復印件(驗原件)。4,托收社保費的開戶銀行印鑒卡及復印件或開戶銀行證明。5,首次參保員工的身份證復印件。6,屬新招調入員工(含復、退、轉業軍人或畢業分配)首次參保,須提供市(區)有調入權限部門批準的調令(軍隊轉業干部行政介紹信),或畢業生分配介紹信或招工審批表的復印件(驗原件);隨遷入戶的須提供戶口簿復印件(驗原件)。7,首次參保員工,每人需提供市公安機關認可的第二代身份證聯網照相館的數碼照回執,用于制作《勞動保障卡》。一、單位不繳納社保怎么辦。1、以單位違法為由,解除勞動合同,要求支付經濟補償。2、未依法繳納社保導致勞動者損失的,可以要求用人單位賠償損失。
為你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