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出自蘇軾的《題西林壁》。全詩為: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
一、對詩句的理解
《題西林壁》是蘇軾描寫廬山景色的名篇。詩中描述了從不同角度觀看廬山所呈現出的不同面貌。首句“橫看成嶺側成峰”表達了作者站在不同角度看到的不同景象,既有連綿的山嶺又有高聳的山峰。
二、詩句的賞析
1. “橫看成嶺”:表現了廬山的連綿起伏,展現了山的一種動態美。
2. “側成峰”:則從側面角度展現了山峰的險峻和壯麗。
3. 接下來的詩句“遠近高低各不同”說明了無論距離遠近,站得高低,看到的景色都會有所差異。這是對自然景觀的生動描繪,也反映了人生哲理和世界觀。
三、詩中蘊含的哲理
這首詩除了描繪了廬山的自然景色,還蘊含了深刻的哲理。正如詩中所述,由于身處山中,我們無法看清山的真正面貌。這反映了人們在生活中往往受限于自身的經歷和視角,難以全面客觀地認識事物。
四、總結
《題西林壁》不僅是一首描繪廬山美景的詩,更是一首富含哲理的詩。它告訴我們,看待事物應多角度、全方位,不被表象所迷惑,要超越自身的局限,全面客觀地認識事物。這樣,我們才能真正看清事物的真相,領悟生活的真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