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節氣對應月份
24節氣對應月份
立春、雨水通常在2月,標志著春天的開始和雨水增多。驚蟄、春分一般在3月,此時春雷初響,萬物復蘇,晝夜平分。清明、谷雨則位于4月,清明時節氣清景明,谷雨則是春季的最后一個節氣,雨水充沛,利于谷物生長。立夏、小滿常在5月,立夏代表夏季的開始,小滿則意味著麥類等夏熟作物籽粒開始飽滿。芒種、夏至通常在6月,芒種時節麥類等有芒作物成熟,夏至則是一年中白天最長的一天。小暑、大暑位于7月,此時天氣開始炎熱,大暑則是一年中最熱的時期。立秋、處暑一般在8月,立秋標志著秋季的開始,處暑則意味著暑天結束。白露、秋分在9月,白露時節天氣轉涼,露水凝結,秋分則晝夜再次平分。寒露、霜降位于10月,寒露氣溫更低,露水更冷,霜降則是秋季的最后一個節氣,開始出現霜凍。
導讀立春、雨水通常在2月,標志著春天的開始和雨水增多。驚蟄、春分一般在3月,此時春雷初響,萬物復蘇,晝夜平分。清明、谷雨則位于4月,清明時節氣清景明,谷雨則是春季的最后一個節氣,雨水充沛,利于谷物生長。立夏、小滿常在5月,立夏代表夏季的開始,小滿則意味著麥類等夏熟作物籽粒開始飽滿。芒種、夏至通常在6月,芒種時節麥類等有芒作物成熟,夏至則是一年中白天最長的一天。小暑、大暑位于7月,此時天氣開始炎熱,大暑則是一年中最熱的時期。立秋、處暑一般在8月,立秋標志著秋季的開始,處暑則意味著暑天結束。白露、秋分在9月,白露時節天氣轉涼,露水凝結,秋分則晝夜再次平分。寒露、霜降位于10月,寒露氣溫更低,露水更冷,霜降則是秋季的最后一個節氣,開始出現霜凍。
![](https://img.51dongshi.com/20250106/wz/18451400852.jpg)
二十四節氣是中國古代農耕文化的產物,它們準確地反映了自然節律變化,在人們日常生活中發揮了極為重要的作用。每個節氣都對應著特定的月份,但要注意的是,由于存在閏年以及公歷與農歷的差異,節氣在公歷中的日期會有1-3天的變動。以下是大致對應的月份:立春、雨水通常在2月,標志著春天的開始和雨水增多。驚蟄、春分一般在3月,此時春雷初響,萬物復蘇,晝夜平分。清明、谷雨則位于4月,清明時節氣清景明,谷雨則是春季的最后一個節氣,雨水充沛,利于谷物生長。立夏、小滿常在5月,立夏代表夏季的開始,小滿則意味著麥類等夏熟作物籽粒開始飽滿。芒種、夏至通常在6月,芒種時節麥類等有芒作物成熟,夏至則是一年中白天最長的一天。小暑、大暑位于7月,此時天氣開始炎熱,大暑則是一年中最熱的時期。立秋、處暑一般在8月,立秋標志著秋季的開始,處暑則意味著暑天結束。白露、秋分在9月,白露時節天氣轉涼,露水凝結,秋分則晝夜再次平分。寒露、霜降位于10月,寒露氣溫更低,露水更冷,霜降則是秋季的最后一個節氣,開始出現霜凍。立冬、小雪常在11月,立冬代表冬季的開始,小雪則意味著開始降雪,但雪量不大。大雪、冬至通常在12月,大雪時節雪量增大,冬至則是一年中白天最短的一天。小寒、大寒則在次年的1月,小寒開始進入寒冷天氣,大寒則是一年中最冷的時期。
24節氣對應月份
立春、雨水通常在2月,標志著春天的開始和雨水增多。驚蟄、春分一般在3月,此時春雷初響,萬物復蘇,晝夜平分。清明、谷雨則位于4月,清明時節氣清景明,谷雨則是春季的最后一個節氣,雨水充沛,利于谷物生長。立夏、小滿常在5月,立夏代表夏季的開始,小滿則意味著麥類等夏熟作物籽粒開始飽滿。芒種、夏至通常在6月,芒種時節麥類等有芒作物成熟,夏至則是一年中白天最長的一天。小暑、大暑位于7月,此時天氣開始炎熱,大暑則是一年中最熱的時期。立秋、處暑一般在8月,立秋標志著秋季的開始,處暑則意味著暑天結束。白露、秋分在9月,白露時節天氣轉涼,露水凝結,秋分則晝夜再次平分。寒露、霜降位于10月,寒露氣溫更低,露水更冷,霜降則是秋季的最后一個節氣,開始出現霜凍。
為你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