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熹的事跡
朱熹的事跡
2、紹興二十一年,朱熹入都銓試中等,授左迪功郎、泉州同安縣主簿。3、紹興二十八年,朱熹意識到妄佛求仙之世風,凋敝民氣,耗散國力,有礙國家中興,重新踏上求師之路,拜李侗為師。4、乾道四年,崇安發(fā)生水災,朱熹力勸豪民發(fā)藏粟賑饑,向官府請貸糧食六百斛散發(fā)于民,使民不致挨餓。5、乾道九年,作《重修尤溪廟學記》,親書明倫堂制匾懸掛于尤溪縣學宮正堂。6、宋朝淳熙二年正月,呂祖謙從浙江東陽來訪朱熹,在寒泉精舍相聚一個半月,編次《近思錄》成,史稱寒泉之會。7、淳熙五年,宋孝宗任朱熹知南康軍兼管內(nèi)勸農(nóng)事,淳熙六年三月,朱熹到任,當年適逢大旱,災害嚴重,朱熹到任后,即著手興修水利,抗災救荒,奏乞蠲免星子縣稅錢,使災民得以生活。
導讀2、紹興二十一年,朱熹入都銓試中等,授左迪功郎、泉州同安縣主簿。3、紹興二十八年,朱熹意識到妄佛求仙之世風,凋敝民氣,耗散國力,有礙國家中興,重新踏上求師之路,拜李侗為師。4、乾道四年,崇安發(fā)生水災,朱熹力勸豪民發(fā)藏粟賑饑,向官府請貸糧食六百斛散發(fā)于民,使民不致挨餓。5、乾道九年,作《重修尤溪廟學記》,親書明倫堂制匾懸掛于尤溪縣學宮正堂。6、宋朝淳熙二年正月,呂祖謙從浙江東陽來訪朱熹,在寒泉精舍相聚一個半月,編次《近思錄》成,史稱寒泉之會。7、淳熙五年,宋孝宗任朱熹知南康軍兼管內(nèi)勸農(nóng)事,淳熙六年三月,朱熹到任,當年適逢大旱,災害嚴重,朱熹到任后,即著手興修水利,抗災救荒,奏乞蠲免星子縣稅錢,使災民得以生活。
![](https://img.51dongshi.com/20250106/wz/18458769052.jpg)
1、紹興十七年,朱熹18歲,在建州鄉(xiāng)試中考取貢生。 2、紹興二十一年,朱熹入都銓試中等,授左迪功郎、泉州同安縣主簿。 3、紹興二十八年,朱熹意識到妄佛求仙之世風,凋敝民氣,耗散國力,有礙國家中興,重新踏上求師之路,拜李侗為師。 4、乾道四年,崇安發(fā)生水災,朱熹力勸豪民發(fā)藏粟賑饑,向官府請貸糧食六百斛散發(fā)于民,使民不致挨餓。 5、乾道九年,作《重修尤溪廟學記》,親書明倫堂制匾懸掛于尤溪縣學宮正堂。 6、宋朝淳熙二年正月,呂祖謙從浙江東陽來訪朱熹,在寒泉精舍相聚一個半月,編次《近思錄》成,史稱寒泉之會。 7、淳熙五年,宋孝宗任朱熹知南康軍兼管內(nèi)勸農(nóng)事,淳熙六年三月,朱熹到任,當年適逢大旱,災害嚴重,朱熹到任后,即著手興修水利,抗災救荒,奏乞蠲免星子縣稅錢,使災民得以生活。 8、淳熙九年,朱熹52歲時,將《大學章句》《中庸章句》《論語集注》《孟子集注》四書合刊。
朱熹的事跡
2、紹興二十一年,朱熹入都銓試中等,授左迪功郎、泉州同安縣主簿。3、紹興二十八年,朱熹意識到妄佛求仙之世風,凋敝民氣,耗散國力,有礙國家中興,重新踏上求師之路,拜李侗為師。4、乾道四年,崇安發(fā)生水災,朱熹力勸豪民發(fā)藏粟賑饑,向官府請貸糧食六百斛散發(fā)于民,使民不致挨餓。5、乾道九年,作《重修尤溪廟學記》,親書明倫堂制匾懸掛于尤溪縣學宮正堂。6、宋朝淳熙二年正月,呂祖謙從浙江東陽來訪朱熹,在寒泉精舍相聚一個半月,編次《近思錄》成,史稱寒泉之會。7、淳熙五年,宋孝宗任朱熹知南康軍兼管內(nèi)勸農(nóng)事,淳熙六年三月,朱熹到任,當年適逢大旱,災害嚴重,朱熹到任后,即著手興修水利,抗災救荒,奏乞蠲免星子縣稅錢,使災民得以生活。
為你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