誹謗罪是刑法第幾條
誹謗罪是刑法第幾條
誹謗罪是指故意捏造并散布虛構的事實,足以貶損他人人格,實施破壞他人名譽,情節嚴重,從而構成的犯罪。1、在出版物中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實誹謗他人。2、利用信息網絡誹謗他人。3、利用信息網絡辱罵、恐嚇他人,情節惡劣,破壞社會秩序。4、編造虛假信息,或者明知是編造的虛假信息,在信息網絡上散布,或者組織、指使人員在信息網絡上散布,起哄鬧事,造成公共秩序嚴重混亂。5、以在信息網絡上發布、刪除等方式處理網絡信息為由,威脅、要挾他人,索取公私財物,數額較大,或者多次實施上述行為。6、違反國家規定,以營利為目的,通過信息網絡有償提供刪除信息服務,或者明知是虛假信息,通過信息網絡有償提供發布信息等服務,擾亂市場秩序。
導讀誹謗罪是指故意捏造并散布虛構的事實,足以貶損他人人格,實施破壞他人名譽,情節嚴重,從而構成的犯罪。1、在出版物中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實誹謗他人。2、利用信息網絡誹謗他人。3、利用信息網絡辱罵、恐嚇他人,情節惡劣,破壞社會秩序。4、編造虛假信息,或者明知是編造的虛假信息,在信息網絡上散布,或者組織、指使人員在信息網絡上散布,起哄鬧事,造成公共秩序嚴重混亂。5、以在信息網絡上發布、刪除等方式處理網絡信息為由,威脅、要挾他人,索取公私財物,數額較大,或者多次實施上述行為。6、違反國家規定,以營利為目的,通過信息網絡有償提供刪除信息服務,或者明知是虛假信息,通過信息網絡有償提供發布信息等服務,擾亂市場秩序。
誹謗罪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條。誹謗罪是指故意捏造并散布虛構的事實,足以貶損他人人格,實施破壞他人名譽,情節嚴重,從而構成的犯罪。1、在出版物中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實誹謗他人2、利用信息網絡誹謗他人3、利用信息網絡辱罵、恐嚇他人,情節惡劣,破壞社會秩序4、編造虛假信息,或者明知是編造的虛假信息,在信息網絡上散布,或者組織、指使人員在信息網絡上散布,起哄鬧事,造成公共秩序嚴重混亂5、以在信息網絡上發布、刪除等方式處理網絡信息為由,威脅、要挾他人,索取公私財物,數額較大,或者多次實施上述行為6、違反國家規定,以營利為目的,通過信息網絡有償提供刪除信息服務,或者明知是虛假信息,通過信息網絡有償提供發布信息等服務,擾亂市場秩序7、明知他人利用信息網絡實施誹謗、尋釁滋事、敲詐勒索、非法經營等犯罪,為其提供資金、場所、技術支持等幫助的,以共同犯罪論處8、利用信息網絡實施誹謗、尋釁滋事、敲詐勒索、非法經營犯罪侮辱罪的構成要件為:1、侵犯的客體是他人的人格尊嚴和名譽權。2、在客觀方面表現以暴力或其他方法公然貶損他人人格、破壞他人名譽,情節嚴重的行為。3、凡達到刑事責任年齡且具有刑事責任能力的自然人均能構成。4、主觀方面表現為直接故意。立案標準如下:1、須有捏造某種事實的行為;2、須有散布捏造事實的行為;3、誹謗行為必須是針對特定的人進行;4、捏造事實誹謗他人的行為必須屬于情節嚴重的才能構成本罪。捏造事實誹謗他人的行為必須屬于情節嚴重才能構成本罪。誹謗罪的判刑規定:行為人構成該罪,情節嚴重的,判刑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管制或者剝奪政治權利。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2020修正)》第二百四十六條 【侮辱罪】【誹謗罪】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實誹謗他人,情節嚴重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剝奪政治權利。前款罪,告訴的才處理,但是嚴重危害社會秩序和國家利益的除外。通過信息網絡實施第一款規定的行為,被害人向人民法院告訴,但提供證據確有困難的,人民法院可以要求公安機關提供協助。第二百九十九條之一 【侵害英雄烈士名譽、榮譽罪】侮辱、誹謗或者以其他方式侵害英雄烈士的名譽、榮譽,損害社會公共利益,情節嚴重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剝奪政治權利。
誹謗罪是刑法第幾條
誹謗罪是指故意捏造并散布虛構的事實,足以貶損他人人格,實施破壞他人名譽,情節嚴重,從而構成的犯罪。1、在出版物中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實誹謗他人。2、利用信息網絡誹謗他人。3、利用信息網絡辱罵、恐嚇他人,情節惡劣,破壞社會秩序。4、編造虛假信息,或者明知是編造的虛假信息,在信息網絡上散布,或者組織、指使人員在信息網絡上散布,起哄鬧事,造成公共秩序嚴重混亂。5、以在信息網絡上發布、刪除等方式處理網絡信息為由,威脅、要挾他人,索取公私財物,數額較大,或者多次實施上述行為。6、違反國家規定,以營利為目的,通過信息網絡有償提供刪除信息服務,或者明知是虛假信息,通過信息網絡有償提供發布信息等服務,擾亂市場秩序。
為你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