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51dongshi.com/20250106/wz/18456873852.jpg)
制證中心制證要一般30個工作日可取,加急可能快些。因為制證信息受理、審核上傳5個工作日,市州公安機關要用5個工作日來對制證信息抽檢和打包,目前省制證中心每天制作量只能容納4個市州,21個市州輪下來,上傳一次信息的間隔時間至少5個工作日。那么讓我們來看看從電子數據到卡式證件探秘一張身份證的出生之旅:制證四大步 信息核對最重要位于武侯區的制證中心夾雜在一片老舊居民小區內,很少有人知道,除開成都市在自己的制作中心制作證件外,這棟高4層的小樓內承擔著全省20個市州的居民身份證制作任務。近期,隨著10年期二代身份證的到期,這里各個制作車間呈現出了較以往更為繁忙的景象?!捌骄刻斓闹谱髁慷荚?萬多張,像前兩個月高峰時候的數量在4萬2千張左右,還不能拖,越拖堆積的數量越大。”嚴洪兵介紹。那么,一張小小的身份證是如何誕生的呢?26日,成都商報記者走進制證中心的制作車間,探秘身份證從電子數據到卡式證件的制作過程。1、第一步要點:查驗照片是否合格,不符合將被發回制證中心的三樓算是一個“出入中心”,在這里每天有上萬的信息進來,同樣也有上萬的證件發出。數據處理室算是“入口”,各地上傳的所有身份證個人信息都將在這里匯聚,會有專人對這些上傳的信息進行核對處理,尤其是查驗照片是否合格,不符合標準的信息和照片將被發回重新采集,這里是身份證制作過程中的第一站,也是制作過程中的第一大主要環節。2、第二步要點:跟普通打印不同,字體都是反著的信息處理完畢后,將依次打包編碼發往位于二樓的打印房。這里將會完成另一項重要的環節,所有的數據信息將以8人一組,通過打印機,在一張透明的特殊塑料膜上打印出身份證的正反面,這就好比身份證的“外衣”。小劉是打印房的一名操作員,“因為涉及到正反兩面,所以每一張都必須對應準確。另外,這種打印跟普通打印不一樣,字體都是反著的,以確保在裝訂后,油墨貼向內側,讓這件‘衣服’不掉色。”3、第三步要點:必須要尺寸合一,讓“外衣”完全貼身“外衣”打印好后,將會由專人“穿”到卡芯身上。做這項工作的敬大姐介紹,“穿衣”的過程必須要尺寸合一,前后對照,“不能歪,也不能穿錯了?!倍?,再將這些“穿好衣服”的卡芯,轉運到平壓房進行壓制沖切。壓制的過程全有機器自動完成,過程中,會將“外衣”與卡芯之間的空氣全部排出,經過高溫、冷卻,讓“外衣”完全貼身,與卡芯結合在一起,最后經過沖切,一張成型的證件就完成了。4、第四步要點:需要保證信息的一一對應證件成型后,便需將電子信息寫入實體的證件卡芯中,讓每一張身份證具備“內涵”,而這里也同樣需要保證信息的一一對應。三樓有個發件室,分為兩個房間:一邊是打包發往各區縣的普通快件包,一邊是直接寄給辦證個人手中的單個快件。房間內,七八名工作人員正在忙個不停,“都堆成山了,每天用的快件信封都有一萬多?!狈梢罁骸吨腥A人民共和國居民身份證法》 第十二條 公民申請領取、換領、補領居民身份證,公安機關應當按照規定及時予以辦理。公安機關應當自公民提交《居民身份證申領登記表》之日起六十日內發放居民身份證;交通不便的地區,辦理時間可以適當延長,但延長的時間不得超過三十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