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風險降級條件
疫情風險降級條件
1、從高風險地區降為中風險地區,要求曾判定為高風險的地區連續14天內,發生不超過10例確診病例,或1起聚集性疫情。2、從中風險地區降為低風險地區,要求曾判定為中風險的地區連續14天內無新增本地確診病例。3、低風險區域不等于沒有風險,有些區域剛剛從高風險、中風險等級調整到低風險等級,這些區域的居民平時仍必須做好個人防護。(1)疫情處置。對于發現確診病例和無癥狀感染者的小區(村)立即按照要求落實最小單元的封閉管控,確保所有人員只進不出。做好病例、無癥狀感染者、密切接觸者以及次密者的隔離控制和轉運準備工作。配合專業機構開展流行病學調查、核酸檢測、健康監測、環境采樣檢測以及終末消毒等工作。
導讀1、從高風險地區降為中風險地區,要求曾判定為高風險的地區連續14天內,發生不超過10例確診病例,或1起聚集性疫情。2、從中風險地區降為低風險地區,要求曾判定為中風險的地區連續14天內無新增本地確診病例。3、低風險區域不等于沒有風險,有些區域剛剛從高風險、中風險等級調整到低風險等級,這些區域的居民平時仍必須做好個人防護。(1)疫情處置。對于發現確診病例和無癥狀感染者的小區(村)立即按照要求落實最小單元的封閉管控,確保所有人員只進不出。做好病例、無癥狀感染者、密切接觸者以及次密者的隔離控制和轉運準備工作。配合專業機構開展流行病學調查、核酸檢測、健康監測、環境采樣檢測以及終末消毒等工作。
![](https://img.51dongshi.com/20250106/wz/18456991852.jpg)
疫情高風險地區降級的條件如下:1、從高風險地區降為中風險地區,要求曾判定為高風險的地區連續14天內,發生不超過10例確診病例,或1起聚集性疫情;2、從中風險地區降為低風險地區,要求曾判定為中風險的地區連續14天內無新增本地確診病例;3、低風險區域不等于沒有風險,有些區域剛剛從高風險、中風險等級調整到低風險等級,這些區域的居民平時仍必須做好個人防護。(1)疫情處置。對于發現確診病例和無癥狀感染者的小區(村)立即按照要求落實最小單元的封閉管控,確保所有人員只進不出。做好病例、無癥狀感染者、密切接觸者以及次密者的隔離控制和轉運準備工作。配合專業機構開展流行病學調查、核酸檢測、健康監測、環境采樣檢測以及終末消毒等工作。(2)區域管控。根據當地政府確定的風險等級及管控范圍,落實相關區域管控要求,暫時關閉轄區內經營性場所和棋牌室、活動室等非生活必需的文體休閑娛樂場所,并監督轄區內的單位、營業場所落實限流、停業或縮短、調整營業時間等管控措施。中高風險地區實施全封閉管控的社區(村),要加派力量,所有人員不進不出,車輛禁止出入;中高風險地區未實施全封閉管控但出現病例或無癥狀感染者的社區(村),僅保留一個出入口,實施查證、掃碼、測溫、登記等措施,非必要不外出,非本區域人員、車輛禁止進入;中高風險地區的其他社區,要加強小區出入管理,根據疫情防控需要合理設置出入口,必要時實施查證、掃碼、測溫、登記等措施,嚴防居民聚集性活動。(3)環境消毒。加強室內環境和高頻接觸物體表面的預防性消毒,加大環境消毒頻次,同時做好垃圾、糞便和污水的收集和無害化處理。(4)心理疏導。及時對居民(村民)做好解釋工作,穩定他們情緒,消除他們的憂慮和恐懼心理。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傳染病防治法》第三十五條:國務院衛生行政部門應當及時向國務院其他有關部門和各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衛生行政部門通報全國傳染病疫情以及監測、預警的相關信息。毗鄰的以及相關的地方人民政府衛生行政部門,應當及時互相通報本行政區域的傳染病疫情以及監測、預警的相關信息。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有關部門發現傳染病疫情時,應當及時向同級人民政府衛生行政部門通報。中國人民解放軍衛生主管部門發現傳染病疫情時,應當向國務院衛生行政部門通報。
疫情風險降級條件
1、從高風險地區降為中風險地區,要求曾判定為高風險的地區連續14天內,發生不超過10例確診病例,或1起聚集性疫情。2、從中風險地區降為低風險地區,要求曾判定為中風險的地區連續14天內無新增本地確診病例。3、低風險區域不等于沒有風險,有些區域剛剛從高風險、中風險等級調整到低風險等級,這些區域的居民平時仍必須做好個人防護。(1)疫情處置。對于發現確診病例和無癥狀感染者的小區(村)立即按照要求落實最小單元的封閉管控,確保所有人員只進不出。做好病例、無癥狀感染者、密切接觸者以及次密者的隔離控制和轉運準備工作。配合專業機構開展流行病學調查、核酸檢測、健康監測、環境采樣檢測以及終末消毒等工作。
為你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