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的。二檔社保中的醫療保險一年是只能刷1000元的,每年的額度不會繼承至下一年,因此應當及時使用。我國《社會保險法》規定,符合基本醫療保險藥品目錄、診療項目、醫療服務設施標準以及急診、搶救的醫療費用,按照國家規定從基本醫療保險基金中支付。社會保險是國家強制性要求購買的一種保險,國家發展社會保險事業,建立社會保險制度,建立社會保險基金,目的使勞動者在年老、患病工傷、失業、生育等情況下,獲得幫助,享受保險待遇。我國《勞動法》《社會保險法》都明文規定,用人單位為勞動者繳納社會保險是用人單位的法定義務,明顯具有國家強制性的特點,用人單位不得以任何借口和理由拒絕承擔該項法定義務。畢竟五險一金,對于我們個人來講還是非常的重要。因為五險一金對于我們自己是息息相關密不可分的,尤其是社保當中的職工養老保險和職工醫療保險,將伴隨我們一生,即便是到了法定退休年齡之后,依然還能夠用腦,因為養老保險享受養老金的待遇,醫療保險,享受退休醫保的待遇。五險一金扣得越多就意味著你個人承擔的費用和繳費水平越高,那么也同時意味著你所在的工作單位,所承擔的繳費水平也都會更高。所以說你享受到雙重的待遇水平,也只會更高。那么對自己而言當然是一個好事情。我舉個簡單的例子就可以說明這個問題。無論是養老保險,醫療保險,失業保險,還是住房公積金,都是雙重賬戶,也就是你個人承擔一部分,工作單位來承擔一部分。并且工作單位承擔的是大部分,我們個人繳費部分的提高就意味著工作單位的繳費部分也會提高,假設你的住房公積金每個月自己工資當中扣除1000塊錢,那么工作單位。同樣也會給你承擔1000塊錢的費用,也就是到你個人賬戶的余額將會達到2000塊錢,同樣的道理如果說你扣除2000實際上你的個人賬戶,就會達到4000塊錢,它是一個雙份的關系。那么這種情況下,是不是交費的水平越高自己進入到個人賬戶的余位就會更高,享受到的待遇水平才會更高呢,所以說五險一金交費越高對自己是有好處的,這是毫無疑問的。但是在現實,我們參加工作的過程中,并不是說你自己想選擇一個更高的標準來交費,就可以這樣選擇,我們在建立五險一金繳費的基數方面,是有嚴格的規定。主要是根據自己本人的工資收入為基數,來建立五險一金的繳納基數。言而之意,就是說你的工資待遇越高,相對而言住房公積金包括你的社保繳費基數才會更高,反之如果說你的工資待遇水平比較低,那么你的五險一金的繳費基數同樣也是比較偏低的,不過這個社保和五險一金都有一個區間范圍,如果說你的工資低于當地社會平均工資的60%,那么就會以最低標準60%來參保。反之,如果說你的工資高于當地社會平均工資的300%,那么就會以最高標準300%來參保,所以說它是有這樣的一個范圍值。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險法》 第二十八條 符合基本醫療保險藥品目錄、診療項目、醫療服務設施標準以及急診、搶救的醫療費用,按照國家規定從基本醫療保險基金中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