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關條約簽訂時間
馬關條約簽訂時間
根據條約規定,中國割讓遼東半島(后因三國干涉還遼而未能得逞)、臺灣島及其附屬各島嶼、澎湖列島給日本,賠償日本2億兩白銀。中國還增開沙市、重慶、蘇州、杭州為商埠,并允許日本在中國的通商口岸投資辦廠。《馬關條約》使日本獲得巨大利益,刺激其侵略野心。與此同時,條約也使中國民族危機空前嚴重,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該條約適應了帝國主義列強對華資本輸出的需要,隨后列強掀起了瓜分中國的狂潮。法律依據。《馬關條約》;一、割遼東半島、臺灣及其附屬島嶼、澎湖列島給日本。二、賠償日本軍費白銀二億兩。三、開放沙市、重慶、蘇州、杭州為商埠,日本輪船可沿內河駛入以上各口。四、允許日本在中國的通商口岸開設工廠,產品運銷中國內地免收內地稅。
導讀根據條約規定,中國割讓遼東半島(后因三國干涉還遼而未能得逞)、臺灣島及其附屬各島嶼、澎湖列島給日本,賠償日本2億兩白銀。中國還增開沙市、重慶、蘇州、杭州為商埠,并允許日本在中國的通商口岸投資辦廠。《馬關條約》使日本獲得巨大利益,刺激其侵略野心。與此同時,條約也使中國民族危機空前嚴重,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該條約適應了帝國主義列強對華資本輸出的需要,隨后列強掀起了瓜分中國的狂潮。法律依據。《馬關條約》;一、割遼東半島、臺灣及其附屬島嶼、澎湖列島給日本。二、賠償日本軍費白銀二億兩。三、開放沙市、重慶、蘇州、杭州為商埠,日本輪船可沿內河駛入以上各口。四、允許日本在中國的通商口岸開設工廠,產品運銷中國內地免收內地稅。
![](https://img.51dongshi.com/20250106/wz/18456749352.jpg)
1895年4月17日(清光緒二十一年三月二十三日、日本明治二十八年)在日本山口縣赤間關馬關港(今山口縣下關市下關港)簽署的條約,原名《馬關新約》,又稱《中日講和條約》,日本方面稱為《下關條約》或《日清講和條約》。清廷代表為欽差頭等全權大臣李鴻章和欽差全權大臣李經方;大日本帝國政府代表為首相伊藤博文和外務大臣陸奧宗光。該條約的簽署,標志著中日甲午戰爭的結束,并導致中國割讓臺灣、澎湖、遼東半島予大日本帝國,造成往后50年的臺灣日治時期;與此同時中國宣布承認朝鮮獨立并放棄了對朝鮮數百年來的宗主國地位,導致多年后日本并吞朝鮮。遼東半島割讓后因三國干涉還遼未成。條約中文原本現典藏于臺北國立故宮博物院,日文原本則藏于東京國立公文書館。根據條約規定,中國割讓遼東半島(后因三國干涉還遼而未能得逞)、臺灣島及其附屬各島嶼、澎湖列島給日本,賠償日本2億兩白銀。中國還增開沙市、重慶、蘇州、杭州為商埠,并允許日本在中國的通商口岸投資辦廠。《馬關條約》使日本獲得巨大利益,刺激其侵略野心。與此同時,條約也使中國民族危機空前嚴重,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該條約適應了帝國主義列強對華資本輸出的需要,隨后列強掀起了瓜分中國的狂潮。法律依據:《馬關條約》一、割遼東半島、臺灣及其附屬島嶼、澎湖列島給日本;二、賠償日本軍費白銀二億兩;三、開放沙市、重慶、蘇州、杭州為商埠,日本輪船可沿內河駛入以上各口;四、允許日本在中國的通商口岸開設工廠,產品運銷中國內地免收內地稅
馬關條約簽訂時間
根據條約規定,中國割讓遼東半島(后因三國干涉還遼而未能得逞)、臺灣島及其附屬各島嶼、澎湖列島給日本,賠償日本2億兩白銀。中國還增開沙市、重慶、蘇州、杭州為商埠,并允許日本在中國的通商口岸投資辦廠。《馬關條約》使日本獲得巨大利益,刺激其侵略野心。與此同時,條約也使中國民族危機空前嚴重,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該條約適應了帝國主義列強對華資本輸出的需要,隨后列強掀起了瓜分中國的狂潮。法律依據。《馬關條約》;一、割遼東半島、臺灣及其附屬島嶼、澎湖列島給日本。二、賠償日本軍費白銀二億兩。三、開放沙市、重慶、蘇州、杭州為商埠,日本輪船可沿內河駛入以上各口。四、允許日本在中國的通商口岸開設工廠,產品運銷中國內地免收內地稅。
為你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