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項應急預案主要內容
專項應急預案主要內容
2、應急處置基本原則。3、組織機構及職責,應急組織體系和指揮機構及職責。4、預防與預警,危險源監控和預警行動。5、信息報告程序,確定報警系統及程序,確定現場報警方式,如電話、報警器等,確定24h與相關部門的通信、聯絡方式,明確相互認可的通告、報警形式和內容和明確應急反應人員向外求援的方式。6、應急處置,響應分級和響應。應急預案的特點。(1)全面性,應急預案囊括事前預測預警、事發識別控制、事中應急處置和事后恢復重建,貫穿突發事件應急管理全過程。(2)系統性,應急預案本身作為應急管理工作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是突發事件應對處置的操作指南,包括了應對工作的各環節,各個應急預案之間又相互銜接,形成預案體系。
導讀2、應急處置基本原則。3、組織機構及職責,應急組織體系和指揮機構及職責。4、預防與預警,危險源監控和預警行動。5、信息報告程序,確定報警系統及程序,確定現場報警方式,如電話、報警器等,確定24h與相關部門的通信、聯絡方式,明確相互認可的通告、報警形式和內容和明確應急反應人員向外求援的方式。6、應急處置,響應分級和響應。應急預案的特點。(1)全面性,應急預案囊括事前預測預警、事發識別控制、事中應急處置和事后恢復重建,貫穿突發事件應急管理全過程。(2)系統性,應急預案本身作為應急管理工作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是突發事件應對處置的操作指南,包括了應對工作的各環節,各個應急預案之間又相互銜接,形成預案體系。
![](https://img.51dongshi.com/20250106/wz/18456448752.jpg)
1、事故類型和危害程度分析;2、應急處置基本原則;3、組織機構及職責,應急組織體系和指揮機構及職責;4、預防與預警,危險源監控和預警行動;5、信息報告程序,確定報警系統及程序,確定現場報警方式,如電話、報警器等,確定24h與相關部門的通信、聯絡方式,明確相互認可的通告、報警形式和內容和明確應急反應人員向外求援的方式;6、應急處置,響應分級和響應。應急預案的特點:(1)全面性,應急預案囊括事前預測預警、事發識別控制、事中應急處置和事后恢復重建,貫穿突發事件應急管理全過程;(2)系統性,應急預案本身作為應急管理工作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是突發事件應對處置的操作指南,包括了應對工作的各環節,各個應急預案之間又相互銜接,形成預案體系;(3)權威性,應急預案一般由各級政府及其部門等行政機關頒布施行,是政府的施政措施,體現法律法規要求;(4)實用性,應急預案中所規定的預防應對處置的計劃和方法,既有歷史經驗和理論概括,又有科學分析和成功做法,通用性、操作性強。專項應急預案是針對具體的事故類別(如煤礦瓦斯爆炸、危險化學品泄漏等事故)、危險源和應急保障而制定的計劃或方案,是綜合應急預案的組成部分,應按照綜合應急預案的程序和要求組織制定,并作為綜合應急預案的附件。專項應急預案應制定明確的救援程序和具體的應急救援措施。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突發事件應對法》第十七條國家建立健全突發事件應急預案體系。國務院制定國家突發事件總體應急預案,組織制定國家突發事件專項應急預案;國務院有關部門根據各自的職責和國務院相關應急預案,制定國家突發事件部門應急預案。地方各級人民政府和縣級以上地方各級人民政府有關部門根據有關法律、法規、規章、上級人民政府及其有關部門的應急預案以及本地區的實際情況,制定相應的突發事件應急預案。應急預案制定機關應當根據實際需要和情勢變化,適時修訂應急預案。應急預案的制定、修訂程序由國務院規定。
專項應急預案主要內容
2、應急處置基本原則。3、組織機構及職責,應急組織體系和指揮機構及職責。4、預防與預警,危險源監控和預警行動。5、信息報告程序,確定報警系統及程序,確定現場報警方式,如電話、報警器等,確定24h與相關部門的通信、聯絡方式,明確相互認可的通告、報警形式和內容和明確應急反應人員向外求援的方式。6、應急處置,響應分級和響應。應急預案的特點。(1)全面性,應急預案囊括事前預測預警、事發識別控制、事中應急處置和事后恢復重建,貫穿突發事件應急管理全過程。(2)系統性,應急預案本身作為應急管理工作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是突發事件應對處置的操作指南,包括了應對工作的各環節,各個應急預案之間又相互銜接,形成預案體系。
為你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