俾斯麥號是怎么沉的?
俾斯麥號是怎么沉的?
在俾斯麥號成立60周年之際,參戰雙方的部分老兵和科考隊重走當年俾斯麥號的滅亡之路,來到沉船地點對軍艦殘骸進行實地勘察。通過細致考察發現,當年魚雷炸開的艙壁很平整,鋼板并沒有凹陷,也沒有被擊穿或裂開,看起來完整無缺,有油槽,水槽的艙壁就像緩沖區,擋住了魚雷的沖擊。俾斯麥號的裝甲艙壁是用來抵擋魚雷的,它確實成功地做到了這一點。薄薄的槽壁雖然裂開,但里面的艙壁卻很完整,軍艦的核心并沒有被擊穿,核心也沒有進水,因此魚雷無法在最后幾分鐘內讓軍艦沉沒。
導讀在俾斯麥號成立60周年之際,參戰雙方的部分老兵和科考隊重走當年俾斯麥號的滅亡之路,來到沉船地點對軍艦殘骸進行實地勘察。通過細致考察發現,當年魚雷炸開的艙壁很平整,鋼板并沒有凹陷,也沒有被擊穿或裂開,看起來完整無缺,有油槽,水槽的艙壁就像緩沖區,擋住了魚雷的沖擊。俾斯麥號的裝甲艙壁是用來抵擋魚雷的,它確實成功地做到了這一點。薄薄的槽壁雖然裂開,但里面的艙壁卻很完整,軍艦的核心并沒有被擊穿,核心也沒有進水,因此魚雷無法在最后幾分鐘內讓軍艦沉沒。
![](https://img.51dongshi.com/20250105/wz/18475034952.jpg)
俾斯麥號的沉沒一直存在爭議。英國人認為,軍艦是被重巡多特塞郡號發射的魚雷擊沉的;而德國人則認為,軍艦是因為已經喪失戰斗力,為了避免更多的炮擊和傷亡,由大副厄爾下令自行鑿沉的。在俾斯麥號成立60周年之際,參戰雙方的部分老兵和科考隊重走當年俾斯麥號的滅亡之路,來到沉船地點對軍艦殘骸進行實地勘察。通過細致考察發現,當年魚雷炸開的艙壁很平整,鋼板并沒有凹陷,也沒有被擊穿或裂開,看起來完整無缺,有油槽,水槽的艙壁就像緩沖區,擋住了魚雷的沖擊。俾斯麥號的裝甲艙壁是用來抵擋魚雷的,它確實成功地做到了這一點。薄薄的槽壁雖然裂開,但里面的艙壁卻很完整,軍艦的核心并沒有被擊穿,核心也沒有進水,因此魚雷無法在最后幾分鐘內讓軍艦沉沒。事實的鑒證證據支持了德國人的說法,也解釋了為什么老兵們能生還。當時的戰斗應該是這樣的,托費中將不斷縮短距離,直到最后幾乎是發射平射炮。諷刺的是,平射炮使得炮彈幾乎不管用,因為彈道太平,炮彈在水面歪彈,或者無法深入擊穿俾斯麥號的下層艦殼,炮彈把上層甲板打成馬蜂窩,造成大量人員傷亡,但沒有擊穿裝甲核心,沒有擊沉它,只有擊傷它。為了避免被炮擊而亡,船員自己鑿沉了軍艦。據幸存老兵卡爾、華特回憶,最后一戰中,大家都知道的棄船命令已下達。200人不斷推擠穿過左舷后甲板門,其中包括下令棄船的大副厄爾,但一枚炮彈擊穿左舷裝甲在他們之間爆炸,幾乎炸死了所有人。考察人員也在左舷找到了老兵所說的那個炮彈打出的彈孔,證實了這個說法。
俾斯麥號是怎么沉的?
在俾斯麥號成立60周年之際,參戰雙方的部分老兵和科考隊重走當年俾斯麥號的滅亡之路,來到沉船地點對軍艦殘骸進行實地勘察。通過細致考察發現,當年魚雷炸開的艙壁很平整,鋼板并沒有凹陷,也沒有被擊穿或裂開,看起來完整無缺,有油槽,水槽的艙壁就像緩沖區,擋住了魚雷的沖擊。俾斯麥號的裝甲艙壁是用來抵擋魚雷的,它確實成功地做到了這一點。薄薄的槽壁雖然裂開,但里面的艙壁卻很完整,軍艦的核心并沒有被擊穿,核心也沒有進水,因此魚雷無法在最后幾分鐘內讓軍艦沉沒。
為你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