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薇花·唐·杜牧,各字詞解釋
紫薇花·唐·杜牧,各字詞解釋
杜牧一生仕途坎坷,曾擔任過宏文館校書郎、江西觀察使幕僚、淮南節度使幕僚、史館修撰、膳部、比部、司勛員外郎、黃州、池州、睦州刺史等職,最終官至中書舍人。他的詩集《樊川文集》二十卷,由外甥裴延翰編纂,其中詩四卷。宋人還補編了《樊川外集》和《樊川別集》各一卷。《全唐詩》收錄了杜牧詩八卷。杜牧的詩歌風格峻峭,與晚唐柔靡之風形成鮮明對比,尤其七絕詩作,更顯逸韻遠神,獨步晚唐。杜牧不僅在文學上頗有建樹,還是一位軍事理論家。他的軍事論文深具洞見,對后世影響深遠。在書法方面,杜牧也頗有造詣,其行、草書氣勢連綿,筆法酣暢。《張好好詩》是他太和八年(834年)的作品,時年32歲。此作品現藏于故宮博物院,充分展示了杜牧書法樸實無華之美。
導讀杜牧一生仕途坎坷,曾擔任過宏文館校書郎、江西觀察使幕僚、淮南節度使幕僚、史館修撰、膳部、比部、司勛員外郎、黃州、池州、睦州刺史等職,最終官至中書舍人。他的詩集《樊川文集》二十卷,由外甥裴延翰編纂,其中詩四卷。宋人還補編了《樊川外集》和《樊川別集》各一卷。《全唐詩》收錄了杜牧詩八卷。杜牧的詩歌風格峻峭,與晚唐柔靡之風形成鮮明對比,尤其七絕詩作,更顯逸韻遠神,獨步晚唐。杜牧不僅在文學上頗有建樹,還是一位軍事理論家。他的軍事論文深具洞見,對后世影響深遠。在書法方面,杜牧也頗有造詣,其行、草書氣勢連綿,筆法酣暢。《張好好詩》是他太和八年(834年)的作品,時年32歲。此作品現藏于故宮博物院,充分展示了杜牧書法樸實無華之美。
![](https://img.51dongshi.com/20250105/wz/18477614752.jpg)
杜牧,字牧之,晚唐時期杰出詩人,京兆萬年(今陜西西安)人,是宰相杜佑之孫,杜從郁之子。杜牧才華橫溢,尤其擅長七言絕句,其作品多富有逸韻遠神,被后世稱為“小杜”,與李商隱并稱“小李杜”。他不僅在詩壇上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在軍事理論和注釋《孫子》方面也頗有建樹。杜牧一生仕途坎坷,曾擔任過宏文館校書郎、江西觀察使幕僚、淮南節度使幕僚、史館修撰、膳部、比部、司勛員外郎、黃州、池州、睦州刺史等職,最終官至中書舍人。他的詩集《樊川文集》二十卷,由外甥裴延翰編纂,其中詩四卷。宋人還補編了《樊川外集》和《樊川別集》各一卷。《全唐詩》收錄了杜牧詩八卷。杜牧的詩歌風格峻峭,與晚唐柔靡之風形成鮮明對比,尤其七絕詩作,更顯逸韻遠神,獨步晚唐。杜牧不僅在文學上頗有建樹,還是一位軍事理論家。他的軍事論文深具洞見,對后世影響深遠。在書法方面,杜牧也頗有造詣,其行、草書氣勢連綿,筆法酣暢。《張好好詩》是他太和八年(834年)的作品,時年32歲。此作品現藏于故宮博物院,充分展示了杜牧書法樸實無華之美。杜牧的書法作品曾多次著錄于《宣和書譜》、《容臺集》、《平生壯觀》、《大觀錄》等書籍。他的書法深得六朝人風韻,曾受到董其昌的高度評價。杜牧的書法作品還刻入《秋碧堂法帖》,并被延光室、日本《昭和法帖大系》影印。杜牧不僅在文學和軍事方面有卓越成就,他的詩文作品也為后世留下了寶貴的文化遺產。其詩作《阿房宮賦》至今仍被廣泛傳頌,展現了杜牧深厚的文化底蘊和卓越的文學才華。
紫薇花·唐·杜牧,各字詞解釋
杜牧一生仕途坎坷,曾擔任過宏文館校書郎、江西觀察使幕僚、淮南節度使幕僚、史館修撰、膳部、比部、司勛員外郎、黃州、池州、睦州刺史等職,最終官至中書舍人。他的詩集《樊川文集》二十卷,由外甥裴延翰編纂,其中詩四卷。宋人還補編了《樊川外集》和《樊川別集》各一卷。《全唐詩》收錄了杜牧詩八卷。杜牧的詩歌風格峻峭,與晚唐柔靡之風形成鮮明對比,尤其七絕詩作,更顯逸韻遠神,獨步晚唐。杜牧不僅在文學上頗有建樹,還是一位軍事理論家。他的軍事論文深具洞見,對后世影響深遠。在書法方面,杜牧也頗有造詣,其行、草書氣勢連綿,筆法酣暢。《張好好詩》是他太和八年(834年)的作品,時年32歲。此作品現藏于故宮博物院,充分展示了杜牧書法樸實無華之美。
為你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