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桃花和紅桃花的區(qū)別是什么
白桃花和紅桃花的區(qū)別是什么
2、葉子:紅桃花的葉子為披針形,長7-15厘米,寬2-3.5厘米,頂端尖銳,基部寬楔形。葉子表面無毛,背面有少量毛,邊緣有鋸齒。葉柄較粗,長1-2厘米,上面通常有腺體。白桃花的葉狹橢圓形、披針形或線形,長0.8-3厘米,寬2-5毫米。3、花朵:紅桃花的花朵單生,通常先于葉子開放。花直徑2.5-3.5厘米,花梗極短,萼筒鐘形,帶柔毛。萼片卵形,花瓣橢圓形,多為粉紅色,白色極為罕見。每朵花有20-30枚雄蕊,花藥緋紅色,花柱與雄蕊長度接近。白桃花開放時反折;花瓣白色,后變粉紅,排向一側(cè),呈倒卵形或橢圓形,長12-15毫米,寬5-8毫米;花絲長8-12毫米;花藥帶紅色,長3.5-4毫米;花柱長20-23毫米,近基部有毛;柱頭深4裂,伸出花藥之上。
導(dǎo)讀2、葉子:紅桃花的葉子為披針形,長7-15厘米,寬2-3.5厘米,頂端尖銳,基部寬楔形。葉子表面無毛,背面有少量毛,邊緣有鋸齒。葉柄較粗,長1-2厘米,上面通常有腺體。白桃花的葉狹橢圓形、披針形或線形,長0.8-3厘米,寬2-5毫米。3、花朵:紅桃花的花朵單生,通常先于葉子開放。花直徑2.5-3.5厘米,花梗極短,萼筒鐘形,帶柔毛。萼片卵形,花瓣橢圓形,多為粉紅色,白色極為罕見。每朵花有20-30枚雄蕊,花藥緋紅色,花柱與雄蕊長度接近。白桃花開放時反折;花瓣白色,后變粉紅,排向一側(cè),呈倒卵形或橢圓形,長12-15毫米,寬5-8毫米;花絲長8-12毫米;花藥帶紅色,長3.5-4毫米;花柱長20-23毫米,近基部有毛;柱頭深4裂,伸出花藥之上。
1、莖枝:紅桃花能長到3-8米高,樹冠廣闊,樹皮呈暗紅褐色且通常比較粗糙。小枝較長,表面無毛且有光澤,通常是綠色,但在陽光充足的地方可能呈現(xiàn)紅色,上面有許多小皮孔。其冬芽呈圓錐形,頂端鈍,外部有短柔毛。白桃花高60-100厘米,常多分枝,入秋后變紅,被長柔毛與曲柔毛。葉無柄,呈橢圓狀披針形或倒披針形,長3-9厘米,寬5-11毫米,向上逐漸變小,先端銳尖,基部楔形,邊緣具遠(yuǎn)離的齒突或波狀齒,兩面被長柔毛。花序長穗狀,生于莖枝頂部,不分枝或有少數(shù)分枝。2、葉子:紅桃花的葉子為披針形,長7-15厘米,寬2-3.5厘米,頂端尖銳,基部寬楔形。葉子表面無毛,背面有少量毛,邊緣有鋸齒。葉柄較粗,長1-2厘米,上面通常有腺體。白桃花的葉狹橢圓形、披針形或線形,長0.8-3厘米,寬2-5毫米。3、花朵:紅桃花的花朵單生,通常先于葉子開放。花直徑2.5-3.5厘米,花梗極短,萼筒鐘形,帶柔毛。萼片卵形,花瓣橢圓形,多為粉紅色,白色極為罕見。每朵花有20-30枚雄蕊,花藥緋紅色,花柱與雄蕊長度接近。白桃花開放時反折;花瓣白色,后變粉紅,排向一側(cè),呈倒卵形或橢圓形,長12-15毫米,寬5-8毫米;花絲長8-12毫米;花藥帶紅色,長3.5-4毫米;花柱長20-23毫米,近基部有毛;柱頭深4裂,伸出花藥之上。4、果實:蒴果堅果狀,狹紡錘形,長6-9毫米,徑2-3毫米,成熟時褐色,具明顯棱。種子1-4粒,有時僅部分胚珠發(fā)育,卵狀,長2-3毫米,徑1-1.5毫米,淡褐色。5、品種:桃花常見種類包括小花白碧桃、大白花白碧桃、五色碧桃、千瓣桃紅、紅碧桃、銀姿絳桃、綠花桃、垂枝碧桃等。這些品種在花色、花瓣數(shù)量和形狀、花枝顏色等方面有所不同。
白桃花和紅桃花的區(qū)別是什么
2、葉子:紅桃花的葉子為披針形,長7-15厘米,寬2-3.5厘米,頂端尖銳,基部寬楔形。葉子表面無毛,背面有少量毛,邊緣有鋸齒。葉柄較粗,長1-2厘米,上面通常有腺體。白桃花的葉狹橢圓形、披針形或線形,長0.8-3厘米,寬2-5毫米。3、花朵:紅桃花的花朵單生,通常先于葉子開放。花直徑2.5-3.5厘米,花梗極短,萼筒鐘形,帶柔毛。萼片卵形,花瓣橢圓形,多為粉紅色,白色極為罕見。每朵花有20-30枚雄蕊,花藥緋紅色,花柱與雄蕊長度接近。白桃花開放時反折;花瓣白色,后變粉紅,排向一側(cè),呈倒卵形或橢圓形,長12-15毫米,寬5-8毫米;花絲長8-12毫米;花藥帶紅色,長3.5-4毫米;花柱長20-23毫米,近基部有毛;柱頭深4裂,伸出花藥之上。
為你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