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察納雅言”是什么意思?
“察納雅言”是什么意思?
2.拼音為:";chá nà yǎ yán"。3.出處:";陛下亦備山宜自謀,以咨諏善道,察納雅言。";出自三國時期諸葛亮的《出師表》。4.翻譯:陛下也應自行謀劃,毫無保留地進獻忠誠的建議,采納正確的言論。5.字詞解釋:察納,考察采納;雅言,正確意見;納,采納仿旦中。6.性質:褒義詞。7.成語用法:作謂語、賓語、定語、狀語。8.造句:身為一國之君要察納雅言,才能受百姓愛戴。
導讀2.拼音為:";chá nà yǎ yán"。3.出處:";陛下亦備山宜自謀,以咨諏善道,察納雅言。";出自三國時期諸葛亮的《出師表》。4.翻譯:陛下也應自行謀劃,毫無保留地進獻忠誠的建議,采納正確的言論。5.字詞解釋:察納,考察采納;雅言,正確意見;納,采納仿旦中。6.性質:褒義詞。7.成語用法:作謂語、賓語、定語、狀語。8.造句:身為一國之君要察納雅言,才能受百姓愛戴。
![](https://img.51dongshi.com/20250105/wz/18477241252.jpg)
1. "意指認識、采納正確的言論。" 2. 拼音為:"chá nà yǎ yán"。3. 出處:"陛下亦備山宜自謀,以咨諏善道,察納雅言。" 出自三國時期諸葛亮的《出師表》。4. 翻譯:陛下也應自行謀劃,毫無保留地進獻忠誠的建議,采納正確的言論。5. 字詞解釋:察納,考察采納;雅言,正確意見;納,采納仿旦中。6. 性質:褒義詞。7. 成語用法:作謂語、賓語、定語、狀語。8. 造句:身為一國之君要察納雅言,才能受百姓愛戴。9. 擴展資料:"察納雅言"出自三國時期諸葛亮的《出師表》。創作背景如下:諸葛亮出師臨行伐魏前寫給后主劉禪的奏章,遲慎文中以懇切的言辭,勸說了后主要繼承先帝遺志,廣開言路,賞罰分明,親賢遠佞,完成興復漢室的大業,表達了諸葛亮對先帝的知遇之恩的真摯感情和北定中原的決心以及效忠劉氏父子的忠心。10. 參考資料:百度百科-出師表。
“察納雅言”是什么意思?
2.拼音為:";chá nà yǎ yán"。3.出處:";陛下亦備山宜自謀,以咨諏善道,察納雅言。";出自三國時期諸葛亮的《出師表》。4.翻譯:陛下也應自行謀劃,毫無保留地進獻忠誠的建議,采納正確的言論。5.字詞解釋:察納,考察采納;雅言,正確意見;納,采納仿旦中。6.性質:褒義詞。7.成語用法:作謂語、賓語、定語、狀語。8.造句:身為一國之君要察納雅言,才能受百姓愛戴。
為你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