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51dongshi.com/20250105/wz/18477573452.jpg)
炎帝神農氏,傳說中的上古賢圣帝王,被視為中華民族的象征。諸多史籍,包括《左傳》、《禮記》、《漢書》、《荊州記》等,均認為炎帝神農氏生于厲山或列山,即現今湖北省隨州市的厲山鎮。清同治《隨州志》記載,列山上建有神農廟、神農井、炎帝廟。據傳,神農氏誕生于厲山鎮南九烈山第五座山頭半山腰的神農洞。神農洞附近有一古廟,供奉著伏羲氏、神農氏、軒轅氏的塑像。隨州市厲山鎮與神農架林區相距僅兩百公里,前者是神農氏的故鄉,后者則是他長期居住的地方。至今兩地的民俗風情、方言以及有關神農氏的傳說故事都大抵相似,兩地皆為炎黃文化的發源地之一。隨州古城歷史悠久,自古以來就記載著炎黃歷史,秦時明月、漢時瓦,在隨州的街頭巷尾隨處可見歷史文明的痕跡。漫步在隨州古城的大街小巷,一腳踩下的泥土可能就是先祖幾百人的骨灰遺跡。隨州地理位置上是古人類活動的中心區域,建部(城)年代超過十萬年,是華夏民族的發源地。漫漫的歲月淹沒了歷史的真相,但從歷史考證上來看,列祖列宗出自列山的可能性極大。隨州有烈(列)山大道,隨北有列山,隨州的三處列山可以明定為是列祖列宗的列山。炎帝曾躬耕于厲山,舜帝有舜井舜碑,現在的舜井大道就是舜帝的出生地。堯帝考察舜三年后,將女兒嫁給舜,并實行禪讓制,堯帝傳位于舜帝,地點在今隨州的唐鎮,這里古稱唐堯,與厲山之間僅有20公里的距離,在沒有交通工具的上古時代,堯帝一天可以走到并考察的真實路程,這符合禪讓制的傳說。綜上所述,在沒有飛機汽車的上古時代,三皇五帝應在同一區域才符合歷史的客觀本來,不可能三皇會飛千里之外去傳帝位把萬千子民交于不熟悉的人。三皇五帝在隨州有跡可循,這為炎帝神農氏的故里提供了有力的證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