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典常談尚書的發展
經典常談尚書的發展
2.到了漢文帝時期,《尚書》開始廣泛傳播,這就是后來東漢時期所使用的《今尚書》或稱《今文尚書》。3.在漢景帝時期,從孔子的舊居中挖掘出了一些古文《尚書》的殘篇,由孔子的后人孔安國整理,形成了《古文尚書》。4.漢哀帝時期,劉歆試圖立《古文尚書》為博士,引發了關于今文和古文的激烈爭論。5.后來,張霸和王肅偽制《古文尚書》,直至清朝,這些偽作才被證實為假。6.從歷史地位來看,《尚書》是中國最古老的歷史記載之一,主要以記言為主,其次發展了記事文。7.在商代的甲骨卜辭中,大部分是問句,記事的文字并不多見。而兩周金文也主要以記言為主。8.直到戰國時代,記事文才有了顯著的進步。《尚書》中的記事是相對間接的,而記言則是直接的表達。
導讀2.到了漢文帝時期,《尚書》開始廣泛傳播,這就是后來東漢時期所使用的《今尚書》或稱《今文尚書》。3.在漢景帝時期,從孔子的舊居中挖掘出了一些古文《尚書》的殘篇,由孔子的后人孔安國整理,形成了《古文尚書》。4.漢哀帝時期,劉歆試圖立《古文尚書》為博士,引發了關于今文和古文的激烈爭論。5.后來,張霸和王肅偽制《古文尚書》,直至清朝,這些偽作才被證實為假。6.從歷史地位來看,《尚書》是中國最古老的歷史記載之一,主要以記言為主,其次發展了記事文。7.在商代的甲骨卜辭中,大部分是問句,記事的文字并不多見。而兩周金文也主要以記言為主。8.直到戰國時代,記事文才有了顯著的進步。《尚書》中的記事是相對間接的,而記言則是直接的表達。
1. 秦始皇時期,發生了焚書事件,但伏生私藏了《尚書》,使得這本書僅存二十九篇得以流傳。2. 到了漢文帝時期,《尚書》開始廣泛傳播,這就是后來東漢時期所使用的《今尚書》或稱《今文尚書》。3. 在漢景帝時期,從孔子的舊居中挖掘出了一些古文《尚書》的殘篇,由孔子的后人孔安國整理,形成了《古文尚書》。4. 漢哀帝時期,劉歆試圖立《古文尚書》為博士,引發了關于今文和古文的激烈爭論。5. 后來,張霸和王肅偽制《古文尚書》,直至清朝,這些偽作才被證實為假。6. 從歷史地位來看,《尚書》是中國最古老的歷史記載之一,主要以記言為主,其次發展了記事文。7. 在商代的甲骨卜辭中,大部分是問句,記事的文字并不多見。而兩周金文也主要以記言為主。8. 直到戰國時代,記事文才有了顯著的進步。《尚書》中的記事是相對間接的,而記言則是直接的表達。9. 《尚書》涵蓋了虞、夏、商、周四個時代,其中大部分內容是號令,即向大眾宣布的話語,小部分是君臣之間的交流。10. 《尚書》被稱作“經”,始于《荀子》,到了漢代則成為了普遍的稱呼。其中的“微言大義”體現了各自的歷史哲學和政治哲學。
經典常談尚書的發展
2.到了漢文帝時期,《尚書》開始廣泛傳播,這就是后來東漢時期所使用的《今尚書》或稱《今文尚書》。3.在漢景帝時期,從孔子的舊居中挖掘出了一些古文《尚書》的殘篇,由孔子的后人孔安國整理,形成了《古文尚書》。4.漢哀帝時期,劉歆試圖立《古文尚書》為博士,引發了關于今文和古文的激烈爭論。5.后來,張霸和王肅偽制《古文尚書》,直至清朝,這些偽作才被證實為假。6.從歷史地位來看,《尚書》是中國最古老的歷史記載之一,主要以記言為主,其次發展了記事文。7.在商代的甲骨卜辭中,大部分是問句,記事的文字并不多見。而兩周金文也主要以記言為主。8.直到戰國時代,記事文才有了顯著的進步。《尚書》中的記事是相對間接的,而記言則是直接的表達。
為你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