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河北省滄州市獻縣的由來嗎
你知道河北省滄州市獻縣的由來嗎
在近代史上,獻縣的地名曾多次發生變化。抗日戰爭期間,獻縣被劃為三、四、五區,歸屬了當時的臨時邊區縣建國縣。1954年,建國縣撤銷,其所轄的大部分村莊被劃給了滄縣和河間兩縣。同時,獻縣的第七區和第十區被劃給了當時的臨時縣獻交縣。1949年,獻交縣撤銷,其下轄的村莊有一半被劃歸了交河和武強。1959年,當時的武強、饒陽和獻縣三縣合并為饒武獻縣,后來國務院正式將其命名為獻縣。1962年,饒陽和武強再次從獻縣析出,獻縣最終保持了現在的面貌。
導讀在近代史上,獻縣的地名曾多次發生變化。抗日戰爭期間,獻縣被劃為三、四、五區,歸屬了當時的臨時邊區縣建國縣。1954年,建國縣撤銷,其所轄的大部分村莊被劃給了滄縣和河間兩縣。同時,獻縣的第七區和第十區被劃給了當時的臨時縣獻交縣。1949年,獻交縣撤銷,其下轄的村莊有一半被劃歸了交河和武強。1959年,當時的武強、饒陽和獻縣三縣合并為饒武獻縣,后來國務院正式將其命名為獻縣。1962年,饒陽和武強再次從獻縣析出,獻縣最終保持了現在的面貌。
明洪武八年(公元1375年),獻縣從州改為縣,這是因為漢代河間國劉德陵曾經居住于此,故而得名“獻縣”。在近代史上,獻縣的地名曾多次發生變化。抗日戰爭期間,獻縣被劃為三、四、五區,歸屬了當時的臨時邊區縣建國縣。1954年,建國縣撤銷,其所轄的大部分村莊被劃給了滄縣和河間兩縣。同時,獻縣的第七區和第十區被劃給了當時的臨時縣獻交縣。1949年,獻交縣撤銷,其下轄的村莊有一半被劃歸了交河和武強。1959年,當時的武強、饒陽和獻縣三縣合并為饒武獻縣,后來國務院正式將其命名為獻縣。1962年,饒陽和武強再次從獻縣析出,獻縣最終保持了現在的面貌。
你知道河北省滄州市獻縣的由來嗎
在近代史上,獻縣的地名曾多次發生變化。抗日戰爭期間,獻縣被劃為三、四、五區,歸屬了當時的臨時邊區縣建國縣。1954年,建國縣撤銷,其所轄的大部分村莊被劃給了滄縣和河間兩縣。同時,獻縣的第七區和第十區被劃給了當時的臨時縣獻交縣。1949年,獻交縣撤銷,其下轄的村莊有一半被劃歸了交河和武強。1959年,當時的武強、饒陽和獻縣三縣合并為饒武獻縣,后來國務院正式將其命名為獻縣。1962年,饒陽和武強再次從獻縣析出,獻縣最終保持了現在的面貌。
為你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