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南非世界杯上,意大利和法國雙雙在小組賽中出局,這一現象在世界杯歷史上極為罕見。2006年世界杯,意大利憑借穩固的防守從死亡之組中出線,然后一路淘汰澳大利亞、烏克蘭、德國,最終在決賽中通過點球大戰擊敗法國奪冠。法國則是淘汰了西班牙、巴西、葡萄牙后,進入決賽。然而,2010年世界杯,意大利和法國卻遭遇了噩夢。法國隊3戰1平2負,早早被淘汰。而意大利3戰2平1負,同樣小組墊底。衛冕冠軍和亞軍同在小組墊底,同時被淘汰,這是世界杯自1930年創辦以來從未有過的現象。歷史上,衛冕冠軍和亞軍的表現也頗為穩定,1930年烏拉圭和阿根廷雙雙進入16強。1934年,意大利和捷克斯洛伐克分別奪冠和亞軍,意大利在1938年殺入4強,捷克斯洛伐克殺入8強。1950年,衛冕冠軍意大利因“蘇佩加空難”影響,仍進入第二輪小組賽。1954年,烏拉圭和巴西分別殺入四強和八強。1958年,聯邦德國殺入四強。1962年,巴西再度奪冠。1966年,巴西小組賽出局,捷克斯洛伐克未參賽。1970年,英格蘭殺入8強,德國殺入四強。1974年,巴西殺入八強。1978年,聯邦德國殺入8強,荷蘭奪取亞軍。1982年,阿根廷殺入第二輪小組賽。1986年,意大利殺入16強,聯邦德國奪取亞軍。1990年,阿根廷奪取亞軍。1994年,聯邦德國殺出小組賽。1998年,巴西奪取亞軍。2002年,法國小組賽出局,巴西奪冠。2006年,巴西殺入八強,德國殺入四強。2010年,意大利和法國的出局看似有意外因素,但兩隊未嘗一勝,被弱隊逼入絕境,這是鐵的事實。兩隊的滑落有共同點,首先是主帥,握著過去的榮耀,卻停滯不前,里皮和多梅內克剛愎自用,最終慘痛付出代價。其次,兩隊都有明星球員老化或離去,法國失去了齊達內,意大利失去了托蒂、內斯塔等人,卡納瓦羅老去。兩隊的經歷證明,在足球世界,躺在過去的功勞簿上睡覺的主帥和球隊,最終會被歷史淘汰。